活力中国调研行 | 这棵“树”凭啥敢叫“中国药都”
“药不到樟树不齐”,每天,价值超亿元的中药材、中药饮片和医药产品从樟树发送到全国各地。
江西宜春樟树市,这个常住人口不到47万的小县城,凭什么成为唯一被中国中药协会认定为“中国药都”的城市?
拥有1800多年中药文化史的“这棵树”,又如何从古代的“药墟”“药市”“药码头”蜕变为现代化的中医药产业集群?
科技创新,推动效率变革,传统产业释放新质生产力
在中医药龙头企业仁和(集团)发展有限公司,智慧管理系统下达指令,AGV机器人在货架间灵活穿梭。一盒药,下线、质检、分拣、打包、装车,只需2小时。
“智能化、数字化改造给了传统中医药产业高效率、高质量,”仁和药业股份公司总经理黄武军介绍,公司每年研发强度高达4%,16味古代经典名方变现代颗粒,药效不减;工厂智能化改造,让产能增10倍,药品合格率提高5个百分点;物联网改造物流端,年节省成本3到4成,高强度岗位工人从135人减少到25人。
强链补链,顺应消费大势,康养理念提高产业附加值
在樟树市仁和集团集研发、生产、物流、休闲、观光于一体的中医药产业园区里,百元一瓶的玫瑰本草酵素,一年销售额上亿元。
樟树九牛草科技小院与村投公司合作,在閤皂山等地共建3个示范基地。通过稻、草套种,九牛草热敏灸项目,让村民户均增收3000元。
文化赋能,加速产业融合,夜间经济激活消费潜力
樟树市三皇里中医药文化夜市,青砖灰瓦间灯火流转。创意文创摊位前,一群年轻人正争相体验中药扎染和养生锤DIY;中药材摊位展出的枸杞、陈皮、紫苏等中药口味的冰淇淋,全家老小都能大饱口福;非遗中药炮制项目现场体验和展示,让游客大饱眼福……充分挖掘中医药的文化内涵,释放中医药文化夜市的消费潜力,中医药“潮玩法”,一站式解锁“养生局”。
做强中成药、中药饮片、中药保健品等主导产业,延伸做大药材种植、商贸物流、电子商务、技术研发等相关产业,形成中医药产业一体化发展格局,优质资源正在加速向“药都”聚集。
小小药丸里蕴含着大大能量。目前,樟树市共有医药企业502家,获评国家四星级中医药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特色产业携手研学康养,樟树让传统中医药产业充满现代活力,汇聚成县域经济发展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