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力中国调研行|新余的绿色“循环农业经”

2025-07-10 05:45 阅读
大江新闻-江西日报原创

7月8日,无人机航拍位于新余市渝水区的江西正合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江西日报全媒体记者 张翰林摄

  7月8日下午,“活力中国调研行”媒体采访团一行来到新余市渝水区罗坊镇。新余市根兰种养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刘带根笑着说道:“过去施用复合肥,一亩地要花80元;现在用沼渣混合秸秆制成有机肥,不仅成本降低了,稻穗也更加饱满。”这些喜人的变化,源于近年来渝水区探索“N2N”区域生态循环农业模式——让猪粪、秸秆这些“废弃物”,成了绿色发展的“香饽饽”。

  然而,十年前的新余农村却是另一番景象。“家家户户粗放养猪,猪粪顺着田埂流淌,连井水都带着臭味。”为此,2017年新余市开展“保家行动”,关停了7200余家不达标养殖场。如何在环保与养殖产业之间找到平衡,亟待破题。

  转机出现在环保工程师万里平带着他的“全量化收集”理念回到家乡。“猪粪不是垃圾,而是放错地方的资源。”他创办的江西正合生态农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正合公司)不仅回收猪粪,连废水、病死畜禽等也全部回收。自此,以正合公司为核心运营主体的“N2N”区域生态循环农业模式,像绿色链条,将种植与养殖紧密串联起来。

  万里平介绍,“N2N”区域生态循环农业模式以县域为单位,通过建设农业废弃物无害化处理中心和有机化肥生成中心两大工程,联动上游N家养殖企业和下游N家种植企业,构建起一条绿色循环产业链。据悉,该模式已被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纳入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改革举措和经验推广清单。

  当天,在养殖户刘卫良和种植户刘带根的介绍下,记者清晰地看到了这条产业链的运作轨迹。刘卫良养殖3000多头猪,过去处理粪水每吨要花15元,正合公司全量化收集后,他以每吨3元的价格将猪尿粪水运送至该公司处理,每吨节约12元。而这些粪水转化成的沼液,恰好满足了刘带根的种植需求:沼液流入稻田,让土壤越来越肥沃;沼渣混合秸秆制成的有机肥,使晚稻亩产提高。

  令人欣喜的是,新余市通过“N2N”区域生态循环农业模式,构建起城乡生态融合发展机制,畅通区域大循环,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具体而言,就是进行区域性资源统筹,集中处理渝水区范围内的各类农业有机废弃物,而正合公司相继建成的罗坊沼气供气站、南英沼气发电站和鹄山沼气发电站则是这一过程中的关键枢纽。

  罗坊沼气供气站日产沼气6000多立方米,为罗坊集镇及附近村庄的6000余户居民提供燃气,让村民生活更加环保;其三期工程产生的沼气还可并网发电,年发电量可满足全镇居民的日常用电需求。

  生态环境改善了,商机随之而来。从“产业中循环”到“区域大循环”,渝水区变废为宝的成果惠及城乡各地。近年来,当地吸引了不少企业前来投资农业休闲观光旅游、肉产品加工等项目。罗坊镇东边村被打造成江西省4A级乡村旅游点——锦园生态旅游景区,节假日一天能迎来近万名游客。

  在城乡融合发展中,新余市将乡村发展置于县域发展的中心位置,推进基础设施向乡村延伸、公共服务向乡村覆盖。同时注重系统集成,带动“绿色种植业、生态养殖业、休闲旅游业”三业共兴,走出了一条农业农村绿色低碳转型之路,实现了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

  江西日报全媒体记者 付睿

打开APP阅读全文
用户点评
    打开APP,查看更多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打开APP
    前往,阅读体验更佳
    取消
    ×
    问政江西小程序
    长按进入,阅读更多问政江西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