悦读阅行传文脉 青春担当谱新篇

2025-07-10 15:36 阅读
大江网

  大江网/大江网新闻客户端讯 (通讯员黄秀英) 在赣鄱大地的乡野间,一场关于文化传承与青春担当的实践正悄然绽放。江西中医药大学“悦读阅行”实践队的队员们,走进铅山与黄沙的深处,用脚步丈量土地,用行动诠释担当,在与历史对话、与乡野互动中,谱写了一曲动人的青春华章。

  词韵寻踪:与先贤的时空共鸣

  铅山的土地浸润着稼轩词魂,队员们的脚步串联起与先贤共鸣的印记。辛弃疾广场上,雕像身披战甲、剑指北方,队员们齐声吟诵《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醉里挑灯看剑”的豪情与“可怜白发生”的悲怆交织,让人真切触摸到词人“文武双全”的生命重量。鹅湖书院内,铅山县文联主席丁智的讲解让“鹅湖之会”的思想交锋重现,队员们在此诵读《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感受辛弃疾的精神力量。瓢泉之畔,清澈潭水映着模糊题刻,队员们吟诵《青玉案・元夕》“众里寻他千百度”,在词句间读懂辛弃疾晚年的田园豁达,更品出“西北望长安”的未改赤诚。辛弃疾陵园里,“古有稼轩报国志,今有青年强国行”的誓言响彻松柏间,这是当代青年对爱国精神的拉力,正如队员董楠楠所言:“爱国主义是融入血脉的传承,我们当以青春之力续写担当。”

  “古有稼轩报国志,今有青年强国行”“悦读阅行”实践队拍摄

  乡野课堂:知识与希望的双向奔赴

  黄沙中学的教室里,温暖在悄然传递。队员们分享着自己的成长经历,当队员王书瑾说起“姐姐初中时成绩也不太好,但咬牙坚持,最后考上了理想的大学”时,那个曾垂着头说“我怕考不上”的女孩,缓缓抬起头,眼中闪烁起从未有过的光亮。随后,同学们用古法线装《医学三字经》,朗朗的诵读声中,“医之始,本岐黄”的智慧悄然扎根。多位同学课后感慨:“不仅懂了诗词与中医的趣,更信了努力的力量。”这不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希望的播种。

  线装《医学三字经》后队员给中学生寄语 “悦读阅行”实践队拍摄

  源溪村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内,留守儿童们的笑声格外动听。在“急救故事会”上,孩子们积极回答队员们提出的问题,答对的小朋友获得糖果奖励时,脸上洋溢着纯真的喜悦。在队员们的带领下,孩子们齐声诵读《医学三字经》,稚嫩而响亮的声音回荡在房间里,充满了对知识的渴望。正如队员乐超所说:“这些孩子就像待放的花苞,给点阳光就会绽放。”实践队的到来,就像一缕阳光,照亮了孩子们的心房,也为他们的梦想插上了翅膀。

  从词韵寻踪到文化传播,队员们完成了深刻的青春蜕变。真正的文化传承,是让古籍文字活在当下,让图书馆的书走进生活,让先贤精神照亮未来。“悦读阅行”实践队一直在行动,他们播下的文化种子,正似瓢泉溪水,在乡土间悄然流淌,终将绽放出绚烂的文明之花。

打开APP阅读全文
用户点评
    打开APP,查看更多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打开APP
    前往,阅读体验更佳
    取消
    ×
    问政江西小程序
    长按进入,阅读更多问政江西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