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西中央财政国土绿化示范项目通过国家评审——预计可获中央财政奖补资金6.18亿元

大江网/大江新闻客户端讯 (江西日报全媒体记者杨碧玉实习生龙嘉仪)7月10日,记者从省林业局获悉:由宜春市、萍乡市、新余市联合申报的赣西中央财政国土绿化示范项目,日前已顺利通过财政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竞争性评审,成为2025年10个中央财政国土绿化示范项目之一,预计可获中央财政奖补资金6.18亿元。
据悉,该项目计划实施3年,项目区位于国家重要生态功能区——罗霄山脉水源涵养与生物多样性保护重要区,总建设规模达42.81万亩,是长江中游生态屏障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长江中游城市群生态“绿心”。省林业局局长黄俊表示,实施该项目,可与我省此前已实施的赣东、赣北和赣南国土绿化示范项目,共同形成覆盖全省的国土绿化大格局,筑牢长江中游绿色生态屏障。
根据项目实施规划,我省将立足国家重要生态功能区,考虑以赣西地区14个县(市、区)为单位,布局“西部武功山生态系统保育区”“东部仙女湖水源涵养示范区”“中部锦江流域珍贵树种培育区”“北部九岭山森林质量提升区”,串联武功山、明月山、仙女湖等重要生态节点。
在建设内容方面,项目将以森林质量提升为重点,科学调整树种结构,实施国土绿化综合治理,包括中幼林抚育、退化林修复、人工造林等。同时,项目将高标准建设国土绿化示范点65个,配套建设作业便道547公里。我省将优先选择闽楠、青冈、檫木等珍贵乡土树种打造混交林,推广应用“珍贵用材+大径材”模式。项目预计将新增珍贵树种面积16.65万亩,为全省逐步培育可持续经营的珍贵木材储备资源。
据统计,项目建成后,项目区阔叶树比例将提高至67%以上,森林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不断提高。项目实施将带动就业3.01万人次,推动人均增收1.8万元。项目将形成鄱阳湖流域国土绿化协同治理、赣西革命老区林业高质量发展和南方地区珍贵树种培育三个示范样本。
目前,我省已落实了项目用地,开展了部分作业,各项准备工作扎实推进。项目实施情况也将纳入林长制工作内容,定期通报给各级林长。中国林科院亚林中心、江西省林科院、江西农业大学等单位将为项目实施提供有力科技支撑。
该项目成功通过评审,意味着我省连续5年争取到中央财政奖补国土绿化示范项目。截至目前,我省的中央财政奖补国土绿化示范项目累计总投资27.68亿元,已获补中央财政奖补资金21亿元。这些项目的实施,为我省高质量推进国土绿化、筑牢绿色生态屏障发挥了重要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