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吐为快|低价修手机不可轻信

2025-07-15 06:13 阅读
大江新闻-江西日报原创

  付强

  当遇到手机屏幕破裂、电池续航骤然衰减、系统故障等问题时,有些消费者会打开搜索引擎或短视频平台查询维修点,那些标注“原厂配件”“超低价维修”的广告总能精准推送。然而,从北京市东城区近日破获的全链条假冒华为维修案,到上海警方打掉的涉案3000万元虚假维修团伙,触目惊心的案情揭示:那些看似诱人的低价承诺,往往是精心编织的消费陷阱。

  仔细梳理案情不难发现,不法分子通过伪造官方网站、相似的400客服电话,在搜索结果中刷排名等方式,将“山寨”维修点包装成官方授权服务中心。北京查处的案件中,假冒网站不仅冠以“官”字标识,还模仿官方页面,弹出的客服对话框会告知线下维修点地址,足以让粗心的消费者信以为真。一旦消费者去门店维修,“收割”才刚刚开始。上海警方破获的案件显示,涉案团伙会先以“50元换屏”“100元修电池”等超低价揽客,待手机开始维修,便编造主板烧毁、芯片损坏等故障,维修费飙至数千元。若消费者因价高取回手机,手机的原装屏幕、电池等配件会被悄然替换,消费者要么被迫支付高额费用维修,要么取回一部“次品机”。

  避免落入低价维修陷阱,需要消费者与监管部门形成合力。对消费者而言,最根本的防范措施是“官方维修渠道优先”原则,对任何脱离合理成本的“优惠”保持高度警惕。监管部门的主动作为同样重要,建议建立“维修投诉大数据平台”,对短期内被投诉3次以上的商家自动触发核查机制,从配件来源、维修记录、收费标准等维度全面排查。同时,应加大对搜索引擎的监管力度,要求平台对标注“官方”“授权”的维修信息进行资质核验,从源头切断“山寨”维修点的引流渠道,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

打开APP阅读全文
用户点评
    打开APP,查看更多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打开APP
    前往,阅读体验更佳
    取消
    ×
    问政江西小程序
    长按进入,阅读更多问政江西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