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党建为“窑火”,淬炼司法警魂

2025-07-15 11:14 阅读
大江新闻-江西日报原创

 

大江网/大江新闻客户端讯 江西日报全媒体记者朱雪军 通讯员毛敏君、胡希权报道:景德镇市中级人民法院司法警察支队党支部传承千年瓷都制瓷文化,以“党建红”淬炼“警察蓝”,锻造“对党忠诚、服务人民、执法公正、纪律严明”的司法铁军。近年来,支部获评景德镇市首批“四强”党支部、“全市先进基层党组织”等称号,所属支队连续6年两届获评“全国法院司法警察先进集体”“新时代模范基层政法单位”等荣誉,连续25年实现法院机关“零事故”。其党建实践如制瓷般精益求精,深刻诠释了“党建带队建、队建促警务”的生动内涵。

陶冶成坯:筑强支部堡垒

制陶先选料,唯有纯净细腻的高岭土,方能成就大气质感的瓷胎。支部通过规范制度、拓展覆盖、强化联动,让组织根基如陶土经反复揉压般紧实匀质。

制度规范“强胎骨”。景德镇中院司法警察支队严格落实党的组织生活制度,将“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视为制陶“揉泥”的关键环节——每月固定开展主题党日活动,结合警务工作特点开展“争做合格司法警察”“学习红色经典、传承红色基因、铸牢忠诚警魂”“学党纪、明规矩、强党性”等主题活动,确保学习实效。在各值班执勤岗位设立“党员示范岗”,每日安排党员干警在岗带班,并要求全体党员着制服时必须佩戴党员徽章,如同名瓷“落款”般亮出身份,将组织力量注入一线警务工作。精准把握节点推进政治家访,织密“警队+家庭”联动网络,让支部党员与支队干警在情感共鸣中凝聚如瓷,以心贴心的联结筑牢队伍团结奋斗的坚实根基。

多元载体“添釉色”。支部构建“线上+线下”学习矩阵:线上依托“学习强国”“江西干部网络学院”“赣法廉韵”平台推送政治理论“釉料”,组织党员在微信群开展学习讨论;线下在支部党员活动室和各值班执勤岗位设置“读书角”,摆放《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习近平著作选读》等典籍书刊,让干警值班执勤间隙随时“补釉”。深化探索“一纵四横”联动模式,与其他优秀党支部结对共建,联合开展法治进社区、进校园、进企业等活动,既推动普法宣传教育,又让党员在服务中“添釉增彩”,实现“党建强法治、法治助党建”的良性循环。
堡垒作用“经火炼”。支部以“战斗堡垒”为标准,在急难险重任务中接受“高温烧制”考验。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期间,为完成好张某某、周某某等多起数十名被告涉黑案庭审警务保障任务,党员带头承担押解、看管、值庭任务,3天日均工作16小时,确保庭审安全;押解一名黑社会性质组织罪首犯时,提前2个月规划路线并实地查验,长途奔袭3000余里;组织一重大影响案件庭审警务保障任务时,“三军用命、众志成城”,保障庭审安全、有序、顺利进行;疫情防控期间,支部党员组成“先锋突击队”,连续40天坚守社区一线,完成3个社区、6000余户排查任务,如瓷器经烈焰淬炼般愈发坚韧,彰显“越是高温越显本色、任务越难越要向前冲锋”的堡垒力量。

锻造成型:建强党员队伍

拉坯是瓷器成型的关键,需匠人以巧手定其形、塑其神。支部通过精准培育、实践历练、激励引导,让党员队伍如青花瓷器般底色鲜明、气韵生动。

精准培育“定器型”。支部建立“三选三育”党员发展机制,像制陶匠人选坯料般严苛:从业务骨干中选“好料”,关注安检、押解等岗位表现突出者;从年轻干警中选“新坯”,推选40岁以下干警进入支委;从重大任务中选“硬材”,将扫黑除恶、应急处突中的先锋纳入培养库。为入选对象定制“一人一策”培育计划:政治理论上,由支部委员担任每周开展理论辅导;业务能力上,通过“老党员带新干警”结对,通过“实战化训练”“司法警察执法知识竞赛”“法警教法警”等方式手把手传授工作经验;党性修养上,组织参与“我为群众办实事”“志愿服务进社区”“结对帮扶暖民心”等活动,在服务中“修坯润色”。近三年,支队14名干警中已有4名光荣入党,精心拉制的瓷坯已渐显雏形。

实践历练“修坯体”。支部让党员发展对象在重大任务中接受“利坯”式打磨。驻村帮扶工作中,支部连续8年派出4名党员驻浮梁县结对帮扶,筹集资金350余万元、规划茶园120亩,助力107户320人脱贫,获评“全省脱贫攻坚先进个人”;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中,在党员带领下,警队累计出警1.5万余人次,完成押解、看管被告任务,以实际行动坚决捍卫司法权威;近三年组织干警献血3.1万CC,参与各类志愿服务活动120余场,所属支队荣获“学雷锋先进集体”,2名干警分别荣获“全省志愿服务先进个人”和“学雷锋先进个人”。

成长激励“上青花”。支部为党员搭建“成长窑炉”,让骨干在激励中“釉色生辉”,形成“入党光荣、党员争先”的浓厚氛围。近年来,支部3名党员晋升四级高级警长,2人任部门正职,2人任副职,1人获“全国法院先进个人”“全国法院司法警察先进个人”,1人荣立二等功,5人次荣立三等功,获得各类集体荣誉28项,个人荣誉56项;所属支队有6人先后通过法律职业资格或教师资格等考试,成为“懂法律、精警务”的“青花精品”,让“警察蓝”在“党建红”的釉色下愈发鲜亮。

火炼成器:强化党员管理
瓷器的坚不可摧,源于龙窑千度高温的淬炼。支部以“高温烧制”的狠劲管理年轻党员和辅警党员,用“严管厚爱”的火候,让纪律底线如青瓷般历经考验而不裂。

思想引领“校准釉色”。针对年轻党员思维活跃特点,支部创新“上釉”式教育:结合“红色天平影院”开设“青年党员微课堂”,让年轻党员轮流主讲党的创新理论,结合警务工作谈体会;组织走进荷塘廉政教育基地、陶阳里历史文化街区等“红色窑口”,通过实地研学增强党性认同;建立“老党员带新党员”帮带机制,每月交流思想,及时纠偏。对辅警党员,在其所在街道、社区党组织管理下同步纳入支队党支部统一管理体系,依托“双报告双报到、双学习双活动、双发力双发挥”制度,做到“同施精细之釉、共经淬炼之火”,杜绝“边缘化”现象,让他们始终沐浴在组织的温暖关怀之中。

严管实导“高温烧制”。支部要求全体党员规范落实支队《执法执勤规范》等各项规章制度,将参与组织生活、执勤表现等数据量化打分,每月纪实评比;执勤时设“党员示范岗”,要求佩戴党员徽章,主动接受监督;定期组织警务安全督察,对苗头性问题及时“控温”。在安全检查、押解、看管等重点岗位,安排年轻党员与老党员搭档,既“守好窑门”又传授经验,确保纪律“窑火”不降温。

平台搭建“开窑出彩”。支部为年轻党员和辅警党员搭建“成长展台”,让其在历练中“开窑见彩”:职业发展上,支持辅警考录公职,近年来已有12人成功转型为公务员、事业编干部和教师等;能力提升上,与正式干警一同参与教育训练;青年干警中,已有3人获评“全市优秀共青团干、团员”,6人获景德镇中院“优秀公务员”“先进个人”,这种“严管+厚爱”的“烧窑火候”,让队伍既守牢底线,又迸发活力。

党建引领如窑火淬炼,法警队伍似青花生辉。从揉泥塑形到高温成瓷,景德镇中院司法警察支队党支部以制陶匠心雕琢党建精品,让“党建红”与“警察蓝”在千年瓷都交相辉映。未来,支部将继续以党建为“窑火”,淬炼司法警魂,为服务保障审判执行工作筑牢坚实的警务屏障,让“瓷都法警”这一品牌在新时代绽放更璀璨的光彩。

打开APP阅读全文
用户点评
    打开APP,查看更多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打开APP
    前往,阅读体验更佳
    取消
    ×
    问政江西小程序
    长按进入,阅读更多问政江西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