抚州市建起科技金融“高速路”,让企业“飙”上快车道
原标题:
以金融活水浇灌创新沃土
——抚州市大力推进科技金融改革
江西日报全媒体记者 焦俊杰
当科技和金融“双向奔赴”,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以来,抚州市积极推进科技金融改革试点工作,加快构建同科技创新相适应的科技金融体制,加大金融支持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力度,探索中部欠发达革命老区科技金融创新发展先行先试新路径。
如今在抚州,金融机构持续优化产品服务,加大信贷投放,努力让金融活水更快、更精准地浇灌创新沃土,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的动能更加澎湃。
金融活水为科技型企业“解渴”
改革,必须深化问题导向。“我们在调研中发现,很多科技型中小企业因具有轻资产、缺乏抵押担保物等特点,普遍面临融资难题,制约了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发展。”抚州市政府副秘书长吴伟军说。
通过深入开展调研、借鉴外地经验、广泛征求意见,一系列支持科技创新的金融举措加速落地:出台《抚州市探索科技金融改革试点工作方案》,配套印发《抚州市银行业保险业支持科技金融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等,夯实发展基础。
财政货币政策持续加码。财政统筹安排产业引导发展基金5000万元,安排工业创新发展专项资金2900万元;中国人民银行抚州市分行设定支农支小再贷款专用额度16亿元,优先和重点用于支持科技型企业。
盛夏时节,走进江西深耕铜箔科技有限公司年产2万吨高性能铜箔项目建设工地,塔吊林立、机械轰鸣,一派热火朝天景象。
该公司是一家从事电解铜箔精加工的高新技术企业,产品广泛应用于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3C锂电池、5G通信基板等领域。今年初,公司谋划进一步扩大产能,因缺乏重资产作抵押,项目建设资金迟迟没有着落。抚州高新区了解情况后,联合多家金融机构,通过“资本领投+银团跟贷”投贷联动机制,帮助企业获得多家银行及产投基金的资金注入。
“投贷联动机制通过‘风险共担、收益共享’,有效提升了银行放贷的信心,让银行敢贷、愿贷,银行的资金支持也减轻我们资金压力,降低了投资风险,形成‘1+1>2’的合力。”抚州新开源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翁杰说。
“真是一场及时雨,‘解渴’!”企业财务负责人张建华话语中满是兴奋,“仅用时1个月,就完成了首批1亿元基金和1.92亿元贷款审批流程,额度充足、审批快速。项目建成后,预计年产值近20亿元。”
企业满意的背后,是抚州市推动科技金融改革取得实效的生动写照。抚州引导金融机构结合实际情况,积极创新金融产品,促进金融资本与科技创新深度融合,加快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目前,该市银行机构设立“科贷通”“知抚贷”“技术流贷”“科易贷”等40余种科技信贷产品。
截至今年5月底,全市科技贷款余额532.6亿元,较年初增加104.1亿元,改革效能充分释放。
精准发力提升金融服务质效
走进位于崇仁县的华智源电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工人们正忙着更新设备、调试性能。“市场竞争很激烈,如果生产工艺落后、效率低,产品就没有竞争力,企业技改升级势在必行。”该公司董事长王光照说。
“今年5月,崇仁县科技金融工作站工作人员上门走访。了解到我有贷款的需求后,他们现场录入资料,帮助对接银行,不到半个月就帮助我获得中国银行崇仁支行‘科技金融变电贷’1500万元。”王光照告诉记者,足不出户,无须抵押,解决了购买设备、改造生产线的资金问题。
市场不等人,企业资金需求来得急、频次高,金融服务也必须提速。“我们把科技金融工作站设在工业园区,常态化对科技型中小企业进行网格式走访调研,全面摸清企业实际情况和金融服务需求,实现金融资金对科技型企业的精准滴灌与高效触达。”崇仁县金融工作服务中心副主任曹刚说。
资金落地快,功夫在平时。
——抚州市推动各县(区)精心打造科技金融工作站,完善功能区域设计,引导金融机构入驻,配备政策宣传、产品咨询、信用查询等“一站式”服务功能,打通服务科技型企业“最后一公里”。
——以全市融资信用综合服务平台为基础,新增设立科技金融专区,截至目前,全市478家科技型企业已入驻抚州市科技金融综合服务平台,上架27款金融产品,实现科技型企业与金融产品精准对接。
——组建由银行、保险、证券、基金等20家金融机构参与的抚州市科技金融联盟,及时梳理全市277家有融资需求的重点科技型企业名单推送至各银行机构,“一户一策”逐步推动签订共同成长协议。
一连串的改革措施在抚州落地见效,越来越多金融机构与科技企业实现良性互动、共同发展。以抚州辖区农商银行为例,截至6月底,该行科技贷款102.5亿元,较年初净增11.5亿元,不良率较年初下降0.25个百分点,发展效益持续提升。
“科技之花”结出“产业硕果”
“推进科技金融改革,关键在于构建支持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的科技金融生态圈,切实培育和壮大‘股、贷、债、保’等多元化科技金融生态,为各类创新主体的科技创新活动提供全链条、全生命周期的金融服务。”吴伟军认为。
基于此,抚州市加快基金组建,产业引导基金及其子基金达到17支,认缴规模228.59亿元;创新科技型企业融资担保产品,全市科技型企业融资担保在保余额达13.9亿元;创新推广“科惠保”,全市科技保险实现零的突破,提供风险保障3.28亿元。
金融活水源源而至,滋养更多科技创新的“金种子”破土而出、拔节生长。
前段时间,江西京磁新材料有限责任公司传来好消息:其自主研发的金属合金粉末及磁芯,在乐安县中试基地试生产,预计每年可为企业增收1亿元。
去年以来,随着生产规模扩大,企业研发资金一度出现缺口。关键时刻,抚州农商银行针对企业发展难题,联合担保公司创新推出“新质生产力贷”,为企业提供1500万元贷款,不仅纾解企业融资难题,还加速了企业技术研发进度。“‘新质生产力贷’解了燃眉之急,让我们开足马力搞研发、上产线。”该公司总经理张耿杰介绍。
实践永无止境,改革永无止境。今天的抚州,正沿着改革之路,推动科技与金融进一步相互赋能,促进“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使“科技之花”结出更多“产业硕果”,释放更强劲的生机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