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爱儿童口腔健康让健康从“齿”开始

2025-09-17 15:00 阅读
江西卫生健康报

  今年9月20日是第37个全国爱牙日,宣传主题是“口腔健康全身健康”,副主题是“减糖控体重护牙促健康”。儿童口腔健康不仅关系到牙齿美观,更直接影响到他们的营养摄入、语言发育和面部骨骼生长,甚至对成年后的口腔状况也有着深远影响。因此,爱牙护牙的意识应该从小开始培养。

  认识儿童牙齿发育的奥秘

  儿童牙齿的发育是一个神奇而精密的过程。大多数婴儿在6个月左右萌出第一颗乳牙,到2岁半至3岁时,20颗乳牙通常全部长齐。这些乳牙不仅仅是临时“占位符”,它们为恒牙的生长预留空间,引导恒牙正常萌出。约6岁开始,儿童进入换牙期,乳牙逐渐脱落,恒牙相继萌出,这一过程将持续到12岁左右。

  值得注意的是,乳牙的牙釉质较恒牙更薄,矿物质含量较低,这使得它们更容易受到龋齿的侵蚀。许多家长误以为“乳牙坏了没关系,反正会换新牙”,这种观念极其危险。乳牙早失可能导致恒牙排列不齐、咬合异常,甚至影响颌骨发育,造成面部不对称等问题。

  儿童常见口腔问题及预防龋齿是困扰儿童最常见的口腔疾病。数据显示,我国5岁儿童乳牙龋患率高达70%以上。龋齿的形成与致龋菌、食物残渣(尤其是糖分)、牙齿本身结构和作用时间四大因素密切相关。预防龋齿的关键在于:

  科学刷牙:从第一颗乳牙萌出就开始清洁,3岁以下使用米粒大小含氟牙膏,3-6岁使用豌豆大小含氟牙膏。

  控制糖分摄入:糖分摄入过多,不仅容易导致超重、肥胖,还会增加龋齿的风险。减少频繁的甜食摄入,尤其避免睡前吃糖或喝甜奶。

  定期涂氟:每3-6个月专业涂氟一次,增强牙齿抗酸能力。

  窝沟封闭:6-8岁恒磨牙萌出后及时进行窝沟封闭。

  除了龋齿,儿童还可能遇到牙齿排列不齐、牙龈炎、口腔溃疡等问题。牙齿排列异常可能与遗传、不良口腔习惯(如吮指、口呼吸)有关;牙龈炎多因口腔卫生不良导致。

  定期检查与专业干预

  婴幼儿宜在第一颗牙齿萌出后6个月(通常是在出生后12个月)内,由家长带去医院进行第一次口腔检查。学龄前儿童(3-6岁)每3-6个月进行一次口腔检查,学龄期儿童(6-18岁)每6个月进行一次口腔检查,早期发现问题可及时干预。

  当出现以下情况时应及时就医:

  牙齿出现黑斑、缺损或疼痛,牙龈红肿、出血,牙齿外伤或异常松动,咬合异常或面部不对称。对于已经发生的龋齿,应及时治疗而非等待换牙。乳牙的根管治疗、预成冠修复等技术能有效保存患牙,维护口腔功能。

 (南昌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儿童口腔科医师 张梦娜)

打开APP阅读全文
用户点评
    打开APP,查看更多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打开APP
    前往,阅读体验更佳
    取消
    ×
    问政江西小程序
    长按进入,阅读更多问政江西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