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子宫瘢痕妊娠
江西省妇幼保健院生殖健康科主治医师 周爱龙
子宫瘢痕妊娠,简单来说,就是受精卵着床在既往剖宫产子宫切口的瘢痕处。女性在接受剖宫产手术后,子宫切口处会形成瘢痕,当再次怀孕时,受精卵在运行过程中,可能会被子宫瘢痕处的微小裂隙吸引,从而着床在此处。随着剖宫产率的升高,这种疾病的发生率也呈现上升趋势。
子宫瘢痕处的肌层薄弱,且血管丰富程度与正常子宫肌层不同,随着胚胎的生长发育,绒毛会侵入瘢痕组织,甚至穿透子宫壁,可能引发一系列严重的并发症。
在妊娠早期,可能会出现阴道大量出血,若不及时处理,会导致失血性休克,危及生命;到了妊娠中晚期,随着子宫的增大,瘢痕处的肌层无法承受胎儿生长的压力,可能发生子宫破裂,这不仅会对胎儿造成致命伤害,也会让孕妇面临子宫切除甚至死亡的风险。
此外,即便成功妊娠至足月,在分娩时也可能出现胎盘异常,如胎盘植入、前置胎盘等,增加产后出血和感染的风险。
哪些人群需要警惕子宫瘢痕妊娠呢?首先,有剖宫产史的女性是子宫瘢痕妊娠的高危人群;此外,多次剖宫产、子宫切口愈合不良、既往有子宫手术史(如子宫肌瘤剔除术)的女性,发生子宫瘢痕妊娠的风险也会更高。需要注意的是,不仅仅是剖宫产,其他子宫手术形成的瘢痕,也可能存在类似的风险。
子宫瘢痕妊娠的症状因人而异。在妊娠早期,部分患者可能没有明显症状,仅在超声检查时发现;但也有一些患者会出现停经后阴道少量出血、腹痛等症状,这些症状与普通的早孕反应或先兆流产相似,容易被忽视。随着病情的发展,可能会出现阴道大量出血、腹痛加剧。
因此,有剖宫产史的女性在怀孕后,尤其是在孕早期,一定要及时进行超声检查,确定孕囊的着床位置。超声检查是诊断子宫瘢痕妊娠的首选方法。通过超声,可以清晰地看到孕囊是否着床在子宫瘢痕处,以及孕囊与子宫瘢痕的关系、子宫瘢痕处肌层的厚度等。
如果超声检查结果不明确,或者需要进一步评估病情,则需要做磁共振成像检查。
一旦确诊为子宫瘢痕妊娠,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治疗的原则是终止妊娠,控制出血,保护生育功能。
药物治疗:对于早期发现、病情较轻的患者,可以采用药物治疗,如甲氨蝶呤。甲氨蝶呤可以抑制滋养细胞增生,破坏绒毛,使胚胎停止发育,从而减少出血。药物治疗需要在医生的密切监测下进行,定期复查血和超声,观察治疗效果。
手术治疗:如果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或者患者出现大量出血、子宫破裂等紧急情况,需要及时进行手术治疗。手术方式包括清宫术、子宫瘢痕妊娠病灶切除术等。清宫术适用于孕囊较小、瘢痕处肌层较厚的患者,但在手术过程中需要警惕大出血的风险,通常需要在超声或宫腔镜的引导下进行;子宫瘢痕妊娠病灶切除术则可以更彻底地清除妊娠组织,修复子宫瘢痕,适用于病情较复杂的患者。
预防子宫瘢痕妊娠的关键在于合理控制剖宫产率。女性在选择分娩方式时,应根据自身情况和医生的建议,尽量选择自然分娩,减少剖宫产的次数。对于已经进行过剖宫产的女性,再次怀孕前应进行全面的孕前检查,评估子宫瘢痕的愈合情况。如果发现子宫瘢痕愈合不良,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待瘢痕愈合良好后再考虑怀孕。在怀孕期间,尤其是孕早期,要及时进行超声检查,尽早发现孕囊的着床位置,以便及时采取干预措施。
总的来说,子宫瘢痕妊娠虽然危险,但只要我们提高警惕,做好预防和早期诊断,就能够最大限度降低危害,希望每一位备孕女性,都能及时了解这种疾病,保护好自己的身体,迎接健康宝宝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