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准法治脉搏 疏通民心堵点 吉水县多元协同推动信访法治化实践观察

2025-11-02 05:44 阅读
江西日报原创

  近日,记者走进吉水县信访局办公大楼,工作人员与“金牌调解员”胡开生正在耐心调解一起持续多年的宅基地纠纷。经过两个多小时的调解,双方当事人终于握手言和。

  这样的场景,如今在吉水县已成常态。近年来,该县积极推动信访工作法治化,进一步深化人民调解参与信访工作对接,积极引导通过调解方式化解信访事项。截至目前,该县信访总量同比下降40%,越级访数量逐年递减。

  搭建多元平台 抓好源头治理

  在乌江镇,村民李大爷因宅基地界限问题与邻居产生纠纷。“乌江镇红小二”党员服务队得知后,立即上门调解,并用无人机航拍勘测,最终圆满解决问题。

  吉水县强化矛盾纠纷源头治理,创新打造县乡村三级矛盾纠纷调处体系,在全县建立282个村(社区)调解平台,涌现出“乌江镇红小二”“白水镇红色议事厅”“水南镇钟琳律师调解室”等特色品牌。去年7月,吉水整合多方资源高标准打造县综治中心,设立10个特色服务窗口,实现群众诉求“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地”。截至目前,该县累计化解纠纷5000余起,化解率达98.23%。同时,该县全面落实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2024年以来评估项目94个,从源头上减少了矛盾纠纷。

  实行闭环办理 提升服务效能

  “现在反映问题不仅有工作人员管,他们还会跟踪整个过程。”吉水县市民王丹告诉记者,她去县信访局反映购房补贴问题,责任单位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通过信访事项“九步工作法”闭环办理,一周内就帮其解决了问题。

  吉水县创新信访事项办理闭环管理,通过现场核实、“三审核一签发”“当面送达”“回访评价”等闭环办理机制,确保事事有人办、件件有回音。更引人注目的是,该县推行“四函”机制和干部日常监督“红黄牌”预警管理模式,对推诿扯皮、敷衍应付等问题视情节亮牌。2024年以来,该县累计赋牌107张,有效扭转了干部作风。

  领导包案攻坚 有效破解难题

  “几个部门都没法解决,多亏了县领导统筹调度。”螺田镇老山村村民罗来佩对不久前的一场现场调度竖起大拇指。他承包经营的林木因修建水库受损,县政府主要领导带案下访,最终制定了合理的补偿方案。

  吉水县推行科级干部包案源头化解主要问题、县级领导包案化解突出问题的“双包”化解机制,去年以来,县级领导包案化解重点信访问题115个,一批群众信访事项“案结事了人和”,政务热线受理投诉量下降40.32%。

  针对重大矛盾纠纷和疑难复杂积案,吉水县充分发挥“胡开生工作室”等专业调解团队作用,处理了28起疑难案件和60个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江西日报全媒体记者李歆

打开APP阅读全文
用户点评
    打开APP,查看更多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打开APP
    前往,阅读体验更佳
    取消
    ×
    问政江西小程序
    长按进入,阅读更多问政江西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