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俊:缉查走私的国门卫士
十余载从警路,南昌海关缉私局侦查处二科科长刘俊将共产党员的初心融入铮铮警魂,把人民警察的使命写进默默步履。自2011年参加缉私工作以来,刘俊主导侦办案件线索成案190余起,其中公安部部督案件2起、公安部十四局挂牌督办案件21起,为国家和群众挽回经济损失近5亿元……
为国门铸剑,斩走私暗流,刘俊用热爱与奉献,追寻法治之光一路前行。
◎文/图新法治报·赣法云 首席记者王琨
工作中的刘俊(右一)
人物简介
刘俊,1989年11月出生,中共党员,现任南昌海关缉私局侦查处二科科长。在缉私战线上,他荣立个人三等功3次、个人嘉奖5次,获得“全国缉私部门优秀共产党员”“全国缉私部门优秀青年”“江西省打击涉税违法犯罪成绩突出个人”等称号。
数据为刃斩走私暗流
稀土是关乎国家安全与科技发展的关键战略资源。近年来,稀土走私案件是我国海关重点打击领域。2022年,刘俊主导侦办了全国性走私出口稀土系列案件,刑事立案10起,案值逾1亿元,坚决维护了国家资源安全。
今年5月以来,刘俊带领团队连续奋战数月,在他们的不懈努力下,南昌海关缉私局接连侦破9起稀土等战略性矿产走私案件。
在刘俊看来,缉私工作中,他们面对的往往是“沉默的受害者”,一些案件虽没有直接报案人,却侵害着国家、社会公众利益与市场秩序。正因如此,缉私警察必须主动出击,从数以亿计的信息中捕捉蛛丝马迹,守护国家安宁。
善用大数据思维破解侦查难题,是刘俊和同事开展缉私工作的鲜明特点。他们将海量信息投入数据模型中进行筛选分析,可以精准锁定可疑目标。“这就像织成一张大数据‘法网’,撒向信息的汪洋,再狡猾的‘魔鬼鱼’也难逃其踪。”刘俊形容道。
这套方法在打击民生领域走私犯罪中展现出强大威力。2018年,刘俊关注到走私农产品对本土农业造成的冲击后,立即带领团队投身长达两年的线索排查中,累计梳理数据上亿条,最终破获案值达60亿元的走私水果系列案,彻底斩断了一条横跨多省的走私链条。
创新战法守家国安宁
“干久了,刘俊都有了职业病,生活中事事都能成为他留心的线索。”刘俊的同事方骏超说。
2015年,在一则名为“塑料瓶子丰富精彩的一生”的科普视频中,一条关于“小作坊都是随意加工”的评论引起了刘俊的注意。他敏锐地联想到,我省有大量进口废塑料的进口企业,这些进口塑料的企业是否按照要求进口并合规化处理?
带着疑问,次日,他立即带队到多家企业开展侦查,果然发现部分企业存在进口规模与实际产能严重不符,并存在将大量废塑料违规转运至无环评资质的小作坊处理的违法情况。
基于这些侦查发现,刘俊系统总结进出口数据与企业产销规律,摸索出“内陆地区固体废物研判法”,据此成功侦办了南昌海关缉私局首起固体废物走私案件。该案涉及走私废物多达几万吨,被公安部十四局列为一级挂牌督办案件,最终成功关停了一批严重危害生态环境的小作坊。
不仅如此,在业务创新方面,刘俊依托多年实战经验,不断探索新的应战法,总结创造出了“人员空间比对法—PSC”等侦办手段,成功侦办走私枪支、毒品等案件,查获枪支611件、毒品53.2公斤,成功挖掘10余名往返中缅的藏毒带毒人员。
自2011年参加缉私工作以来,刘俊主导侦办案件线索成案190余起,其中公安部部督案件2起,公安部十四局挂牌督办案件21起,为国家和群众挽回经济损失近5亿元。
刘俊说:“由于走私犯罪侵害客体的特殊性,缉私警察所做的一切,可能不被群众熟知,但通过办理一桩桩案件,我深切感受到,自己正守护着国家与人民的安全和利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