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江市瑞昌码头镇:发展镇域经济 建设现代化口岸新镇
核心提示
瑞昌市码头镇位于长江中下游南岸,是长江入赣第一镇,也是国家级重点建制镇。全镇国土面积101平方公里,下辖19个村(居),144个村民小组,镇域人口5.8万,镇区常住人口近5万,城镇化率达86.2%。
2019年,该镇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在瑞昌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下,用高质量发展的决心和行动,紧紧围绕“实干创新、五大升级、全面小康、美好瑞昌”发展思路,感恩奋进,担当实干,砥砺前行,阔步迈向建设江西一流现代化口岸新镇的新征程!
一年来,该镇先后荣获国家卫生乡镇、全国“扫黄打非”进基层先进示范点、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省级创新型乡镇、第二批江西省特色商贸小镇、第十五届江西省文明单位等称号。
大力发展镇域经济
成功入选“中国中部百强乡镇”
一年来,码头镇保持工作定力,埋头建设全省一流的现代化口岸新镇。全年新引进项目47个,总投资114.3亿元,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1家,占瑞昌市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36.7%,码头片区现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55家,京上广科技、万瑞维尔等一批重大项目相继建成投产,中林智能家居产业园、瑞翼德新材料等重大项目顺利落户并开工建设,财政总收入突破18亿元,税收过亿元企业3家,成功入选“中国中部百强乡镇”。
2017年12月,该镇作为经济发达镇被江西省列入12个上报中央认定纳入改革范围的镇之一,进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该镇以此为契机,大力推进体制机制改革,改革工作走在全省前列,2019年11月在全省乡镇(街道)机构改革工作座谈会上作了典型发言。
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美好家园
一年来,码头镇以“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为导向,牢固树立“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美好家园。投资2600万元,完成集镇污水管网建设和镇区园区污水管网一体化疏浚,实现了污水处理无死角,污水排放达到一级A标准;推进“厕所革命”,筹措资金145万元,完成改厕205户,新建公厕2所;巩固赤湖围网清理成果,完成赤湖非法矮圩拆除工作;完成矿山恢复治理任务,龙腾矿业率先完成复绿验收,江涛、恒立、下源、雪山4家矿山累计投入资金1600万元,共完成复绿面积2000亩。
该镇积极创建九江市“双十示范乡镇”,主动承接全国垃圾分类减量化处理试点,投资240万元新建垃圾分类终端处理站,引领垃圾分类新时尚,在九江市城乡品位提升和城乡环境整治年终考评中得到一致好评。投资200万元,完成龙窝几角山、三源上源等7个市级新农村点建设任务,上源自然村入选农业农村部“千村万寨展新颜”集中展示活动。
以民生改善为根本以人民幸福为追求
民生是人民幸福之基、社会和谐之本。一年来,码头镇紧紧抓住改善民生这一根本,坚持民生工作优先考虑、民生事项优先落实、民生投入优先保障,持续加大民生投入,认真办好民生实事,着力解决好群众最为关切的医疗、教育、用水等方面的问题,不断满足群众民生需求。投资1300万元的码头卫生院已于2019年12月正式搬迁镇新址,医院总建筑面积4000平方米,新配套建成DR功能室、康复理疗区,是瑞昌市功能最齐全的乡镇卫生院;2019年12月,投资3600万元的码头中学全面竣工,校园占地面积60亩,建筑面积1.3万平方米,配套建成高标准足球场和一流的现代化教学设施,可容纳1000名学生就读,是瑞昌市设施最完备的乡镇中学;投资1295万元的江滩休闲广场已于2019年6月全面竣工,与原江滩公园连成一体,占地面积120亩,成为网红“打卡地”。奋战50天,全面打造长江“最美岸线”升级版,新增绿地面积422亩,栽种树木10万棵,建成沿江主题公园3个,观景平台4处;全面实现城乡供水一体化,全镇自来水普及率百分之百,19个村(居)群众全部喝上干净清洁的自来水。
统筹城乡发展增进人民福祉
一年来,码头镇立足事业进步,统筹各项工作全面发展,人民幸福感和获得感明显增强。深入开展“春季整改”“夏季提升”“秋冬巩固”三大攻势,聚焦“两不愁三保障”和饮水安全;对全镇245户625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做到脱贫不脱政策,做到脱真贫、真脱贫,185名贫困劳动力实现稳定就业,并树立了柯美红、胡映青、张春桂等一批脱贫之星。
该镇不折不扣落实惠农政策,办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21622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7627人、失地农民养老保险13217人。全镇732名80岁以上老人全部按期领取高龄补贴;全年发放城乡低保资金576.83万元,全镇173户276人城市低保对象、492户913人农村低保对象实现应保尽保。
该镇举办了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系列文体活动,举办了第22届“友谊杯”男子篮球赛、第14届“贺岁杯”乒乓球邀请赛,丰富了群众业余文化生活。
大力推进改革创新
构建契合实际的治理体系
一年来,码头镇顺应新时代工作要求,大力推进改革创新,按照“综合审批、综合执法、综合治理”思路,从三个方面构建了符合码头实际的治理体系。
——综合服务方面。建成了“一门式、一站式”行政审批服务智慧大厅,实现了政务服务标准化、智能化,做到了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审批办理、综合窗口出件,全年办理审批服务事项8万余件,月均办结5912件,办结率100%,办件量较改革前翻两番。
——综合执法方面。整合原有力量和资源,打破了长期以来形成的条块分割体制,行政执法权更加集中统一,秩序管理更加主动,车辆超载、工地扬尘管理水平不断提高,违章建筑、乱搭乱建基本杜绝,连续三年实现违章建筑“零增长”;集镇管理更加常态化,“门前三包”全面落实。
——综合治理方面。综治中心实现实体化运行,网格员管理更加规范,全年排查矛盾纠纷17起,调解成功率100%;全年没有发生重大群众性事件和重大安全生产责任事故,社会和谐稳定。
凝聚担当作为正能量
提振干事创业精气神
心中有信仰,行动有力量。码头镇紧扣基层工作实际,在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中,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以党建为引领筑牢主题教育之基,凝聚担当作为正能量,提振干事创业精气神。
该镇聚焦民生实事,在助力长江最美岸线打造、深化便民服务、方便百姓出行等方面,解决民生“关键小事”20余件。全年开展党委(中心)组理论学习14次,开展学习培训7期;完成了龙泉村和三源村的村民活动场所改造,推进了苏山村村民活动场所建设,全面消除集体经济“空壳村”,码头村集体经济达168万元,位列瑞昌市157个行政村首位;引导1800多名党员群众注册使用“学习强国”APP,全镇上下比学赶超氛围浓厚。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两个责任”,实现纪委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始终保持惩治腐败高压态势,营造了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注重发挥班子集体智慧,确保重大决策在制度和阳光下运行;大力推进“五型”政府建设,进一步提高政府效能。
新时代、新气象、新作为。码头镇党委、政府正站在新的高度、用新的视野,团结和带领全镇干部群众,齐心协力建设“设施完善、功能齐全、镇村美丽、人气旺盛、经济繁荣”的现代化口岸新镇!(袁志锋李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