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援疆 聚焦民生 深入推进创新实践 优势互补 积极探索共享援疆
2025-07-04

  自2010年新一轮对口援疆工作启动后,浙江省宁波市对口支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克苏地区库车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阿拉尔市十团、十一团、十四团、十六团。15年来,宁波市委、市政府深入贯彻落实历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和全国对口支援新疆工作会议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牢牢扭住新疆工作总目标,坚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始终秉持“支援库车就是发展宁波”的理念,坚持所需与所能、输血与造血、支援与互利相结合,先后选派干部人才509名,投入援疆资金52.23亿元,实施援疆项目864个,筹集计划外援助资金约1.5亿元,积极探索共享援疆模式,为大美新疆建设持续贡献智慧和力量。

  

  聚焦增进民生福祉,深入推进创新实践

  为助力库车打造“千万工程”南疆样板地,宁波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以“十村示范、百村整治”为抓手,系统构建“千万工程”库车样板“2351”规划体系,制定出台“十个一批”三年行动路线图。通过规划、设计、造价、招商、运营“全链支援模式”,邀请宁波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先期完成康村、甬库同心村、甬库联心村等7个示范村庄规划,后引入宁波富甬等文旅运营团队实施文旅新村整体运营。康村获评自治区级乡村振兴示范村,甬库振兴村甬库文化园创建成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

  为探索建立共富工坊南疆模式,宁波充分发挥党组织在乡村全面振兴中的作用,推动乡镇、村(社区)、企业等党组织结对共建,引导受援地村党组织与非公企业党组织积极拓展村企党建联建,推动农文旅融合发展,创造“直接分红+间接收益”的分红模式。借鉴浙江“共富工坊”经验,建成甬库同心村智慧农业植物工厂,每年帮助当地增收超50万元。甬库振兴村“兔小兔”主题乐园每年接待游客约5万人次,产生经济收入约150万元。探索建立创业共富工坊、非遗共富工坊、巾帼创业工坊,丰富共富实践路径。

  宁波市援疆指挥部(简称“指挥部”)一批标志性民生项目成果建成,开展“富民安居”工程,高质量完成宁波大道和康村、甬库团结村、甬库振兴村建设,建成库车市应麟幼儿园、库车市阳明小学、库车市慈孝书院等一批知名学校。深入实施“启明行动”,改扩建库车市启智学校,更好服务阿克苏地区东四县(市)特殊教育学生。支援康村建成独库公路南端的游客服务中心和创业工坊,2024年该村接待游客40万余人次,村集体经济收入达120万元、同比增长122%,村民人均年收入达29890元、同比增长125%。

  持续擦亮援疆品牌,积极开展文化交流

  持续擦亮“我爱浙疆”品牌。推动中华民族视觉形象融入援疆工作,建成库车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和15所示范性农村文化礼堂,活化利用尼沙汗故居、库车市女子第一师范学校旧址、龟兹非遗工坊,改造库车市林基路小学,打造一批重点文化阵地,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五进”活动200多场,建成中华文化特色课堂100多间。深入推进“党建援疆”,打造党建文化阵地100多个,擦亮“五心”(医心、育心、聚心、联心、同心)党建品牌。

  积极开展文化交流。指挥部自主研发12套涵盖1092个常用字的“国家通用语言牌”并获得国家发明专利,在南疆四地州组织“国家通用语言牌”大赛,近百万名群众踊跃参与,实现跨地区推广,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普及注入新活力。推动传统文化交流,开展宁波青瓷瓯乐新疆巡演,覆盖两地州和兵团第一师阿拉尔市,开展专场演出7次,现场和线上直播观演群众超2万人次,通过跨地区推广尝试逐步打破援疆工作地域界限,实现优势互补、多方联动、一体推进。

  探索推进乡村文化浸润。指挥部积极组织库车乡村舞蹈大赛和群众村晚、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爱国爱疆爱家乡·好歌大家一起唱”红歌比赛、返乡学生风采大赛等系列活动,举办“村超”“村BA”“村排”三大球比赛,打造“甬库杯”系列体育精品赛事,组织农村群众参加“周末看龟兹”“逛博物馆”等系列活动,持续推动城乡一体文化互通、民族交流向纵深发展。

  着力提升造血能力,全面助力库车发展

  宁波全方位助力库车打造南疆县域教育新高地,始终将教育援疆作为基础性、战略性工程,坚持前后方联动、软硬件并举、“输血造血活血”并重,累计投入资金6.5亿元,先后派遣援疆教师358名,推动实现组团式、全链式、共享式“三式合一”的教育援疆模式。着力推进“组团式”教育援疆,强化“名校对口、集中帮扶”,创新人才帮带体系,推动宁波市镇海中学、宁波中学等学校在库车建立分校,建成名师工作室31个,柔性引进宁波名师1335名,青蓝带徒2783名,通过“请进来+走出去”方式培训当地教师3万多人次。着力推进“全链式”“共享式”教育援疆,构建了从幼儿园到高职的“全链式”优质教育示范体系,开展应麟三字经启蒙文化、阳明心学文化、慈孝礼善文化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浸润教育,举办应麟文化、阳明文化、慈孝文化节庆活动20多场。强化“百校结对、共研共享”,实施宁波教育援疆“百千万工程”三年“培英”计划,首创甬库教育“共享中心”,构建“1234”共享机制,推进甬库“百校联盟”教育共同体建设及城乡学校共进计划,2025年高考本科上线率较5年前提高25.7%,中考成绩连续两年位列地区第一,助力建设公平优质的教育体系。

  宁波全方位助力打造县域医疗新标杆,创新实施“组团帮扶+柔性援疆+大专科”三维协同医疗援疆模式,助力库车市域医疗服务提质增效。大力开展组团帮扶,先后选派5批10期62名组团式医疗专家赴库车市开展对口支援,培养本土医疗骨干22名。大力实施“百名柔性医疗援疆工程”,开启“以院包科”2.0版医疗援疆模式,建立名医工作室10个,宁波6家三甲医院包干9个学科,先后派遣柔性医疗专家300多人次,重点开展带教输血和三四级手术,推动五大中心建设,构建起“临床—教学—科研”一体化长效帮扶机制。构建多学科协作诊疗模式,设立由企业捐赠和援疆资金组成的免费救治基金,累计帮助180余名患者。2010年以来,累计投入援疆资金2.5亿元,先后建成2家市级医院、3家乡镇卫生院和甬库远程医疗服务平台。

  宁波全方位开创干部人才交流合作新局面,推动党政机关及企事业单位干部开眼界、提能力,分类别、分层次实施干部能力素质提升培训行动,组织库车党政机关及企事业单位干部、基层村社干部队伍赴浙江开展充电蓄能,派出跟班学习干部600余人次,交流学习7000多人次。依托援疆资源优势,深入开展“柯柯牙引才工程”,柔性引进人才372人。成立滕头乡村振兴学院新疆分院,推广乡村全面振兴经验、培养乡村全面振兴人才、指导乡村全面振兴实践,共同擦亮乡村全面振兴培训品牌,邀请专家学者开展专题授课,不断提高培训水平,开设乡村全面振兴、城市管理、教育卫生等专题培训200班次,累计培训库车本地干部人才近5万人次。高度关注库车基层干部心理健康,承办党建读物出版社《基层干部心理赋能工作十法》新书宣发送学活动,发放图书1200余册。

  在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指引下,指挥部持续深入推进兵团援建、勤廉援疆,深入贯彻落实产业援疆三个“十百千”专项行动,聚焦库车石化、文旅、农业三大主导产业发展需求,搭建招商、科技、金融三大平台,走出一条甬库两地产业合作优势互补、常态联动、共赢互鉴新路径,其中“巾帼创业”行动深受当地妇女欢迎。成立宁波·库车妇女创业就业联盟,聚焦糕点、服饰、插花等女性优势领域,依托宁波市女企业家协会开展结对帮扶,激发当地女性创业热情,打造了宁波援疆“巾帼创业”品牌。投入援疆资金100多万元,打造拉莉娅创意糕点坊、龟兹小巷巾帼创业工坊等示范基地,筹集计划外资金100余万元,扶持新疆尚美潮流服饰扩渠道、拓市场,带动200余名女性就业。

  宁波市援疆指挥部秉承传承与创新理念,持续推进“全链式”教育援疆、“组团式”医疗援疆、“共享式”文化润疆、“小组团”科技援疆、“千万工程”库车样板建设,不断打造宁波援疆的一张张“金名片”。

  数据来源:宁波市援疆指挥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