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大时代呼唤伟大精神,崇高事业需要榜样引领。“时代楷模”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由中宣部集中组织宣传的全中国重大先进典型,具有很强的先进性、代表性、时代性和典型性,是普遍公认的全中国先进典型的最高荣誉。他们不仅具有广泛的人民性、卓越的先进性、强大的引领性、突出的示范性和鲜明的时代性,更是以自身的典型事迹、先进思想、崇高精神与高尚品格,成为激励一代又一代青少年积极向上、奋发有为的精神灯塔,传递着社会的主流价值观和正能量。
青少年作为民族复兴与国家强盛的“生力军和突击队”,他们的成长与发展备受瞩目。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今天,针对青少年的“时代楷模”宣传存在明显的不足,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时代楷模”宣传平台亟须拓展。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下,随着传统媒体影响力的逐渐减弱,新媒体平台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新媒体平台具有快速、便捷、互动性强的特点,这些特点吸引了大量用户的关注和使用。然而,虽然新媒体平台的影响力日益凸显,但目前“时代楷模”发布厅在新媒体平台的布局尚不完善,依然存在一些问题。目前仅覆盖了抖音、微博、B站、微信视频号与公众号等几个主要的新媒体平台,尚未涉足快手和小红书这些深受青少年喜爱的平台。
“时代楷模”宣传方式缺乏针对性。近年来,虽然关于“时代楷模”的戏剧、电影、电视剧等文艺作品层出不穷,但受众主要局限于政府、部队、高校、医院等领域,如《县委书记廖俊波》《黄大年》《老兵》等,这些作品通过讲述楷模人物的故事,展现了“时代楷模”的精神风貌。然而,这些作品所阐述的故事、展现的情景与新时代青少年的实际生活环境存在一定的脱节,而青少年群体在观看这些作品时,可能难以深入地理解和领悟到“时代楷模”背后所蕴含的价值观和精神力量。
“时代楷模”宣传内容缺乏新颖性。在宣传“时代楷模”的过程中,“时代楷模”发布厅往往将宣传的侧重点放在对“时代楷模”事迹的叙述和品德的赞美上,使内容单一化和形式化,且这种现象越来越明显。而在当前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青少年更倾向于接受那些有内涵、有高度、有深度的内容。以李子柒的视频内容为例,其视频内容的创新性和吸引力都十分突出,这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
为有效地破解当前“时代楷模”在宣传工作中面临的各种难题和挑战,营造全社会崇尚、学习、捍卫、关爱楷模的浓厚氛围,就需要构建一个全方位、立体化的传播矩阵,利用丰富的宣传手段并创新宣传内容,使“时代楷模”的事迹宣传更加深入而广泛,从而激励和影响更多的群体。
要完善新媒体平台布局,提升内容吸引力。在深入分析不同新媒体平台特性的基础上,要加快在快手与小红书等新媒体平台的注册与运营步伐,并针对这些新媒体平台制定个性化的运营策略,建立更加高效的管理模式。在颁发、选树、宣传“时代楷模”的过程中,还要充分利用各新媒体平台的优势,因地制宜地发布内容,以加深青少年群体的记忆点,提高浏览量并扩大覆盖面。例如,在微博这一平台上,要及时发布“时代楷模”评选的最新动态,在微信公众号这一平台上则要深入剖析“时代楷模”的事迹与精神,提供更有深度的内容和解读,而在抖音、快手、小红书等平台上,可以通过创意短视频或短剧等形式,生动展现“时代楷模”的风采,让青少年在不同平台上都能感受到“时代楷模”的独特魅力。通过这种多元化的传播方式,可以更有效地吸引青少年的注意力,让他们在更加轻松愉快的新媒体氛围中学习和了解“时代楷模”的精神。
打造优秀文化作品,增强“时代楷模”的吸引力与感染力。为了更好地与青少年的年龄特征、兴趣偏好、行为习惯等紧密结合,我们要精心策划并推广一系列以“时代楷模”为主题的文化作品。这些作品可以借鉴经典动画的成功经验,对“时代楷模”形象进行卡通化、故事化加工,推出“时代楷模”的系列化动画片;可以参考经典歌曲的创作模式,创作以“时代楷模”为题材的童谣、儿歌、红歌等有声读物,让青少年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时代楷模”的教育,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善用网络直播,强化“时代楷模”的亲和力。通过直播镜头,带领青少年近距离观察“时代楷模”的工作与生活场景,让青少年切身体验“时代楷模”的日常生活。还可以邀请“时代楷模”参与线上主题讨论和问答活动,利用弹幕、点赞等实时互动功能,增强青少年的参与感和互动性,让他们在观看直播的同时,能够积极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通过营造这种轻松愉快的氛围,可以使青少年更加真切地感受到“时代楷模”的鲜活性、真实性和亲切性,从而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时代楷模”的正面教育,激发他们向楷模学习的热情。
综上所述,通过完善新媒体平台布局、打造优秀的文化作品、善用网络直播等策略,可以全方位、多层次地满足青少年的多样化文化需求,引导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对“时代楷模”的认同感与敬仰之情,进而提升整个社会的正能量与凝聚力。
(作者单位:西南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