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色游戏在幼儿能力发展中的作用
2025-07-02

  ■ 何 丹

  角色游戏是幼儿通过模仿、想象和创造,扮演特定角色并模拟社会情境的自主游戏形式。这种游戏不仅是幼儿最喜爱的活动之一,更是其认知、情感、社会性等多维度发展的重要载体。我们的角色区通过模拟社会场景与角色互动,促进幼儿一系列能力的发展,接下来我结合幼儿在角色区的行为对幼儿能力发展进行观察与分析。

  1.语言能力的进阶 

  在角色游戏中,幼儿通过模仿不同角色的语言主动学习词汇、句式和表达逻辑。饭店是小朋友们最喜欢的角色游戏场所之一,小班的幼儿更愿意模仿厨师烧饭,倾向于动手操作,服务意识较弱。幼儿之间的对话比较简短:“你要点什么菜?你想喝点什么?”中班幼儿表达能力明显增强,能更细致地与客人沟通:“今天有特色菜,要不要试一下?要几分辣?稍等,马上给你上!”孩子们更加投入角色,丰富游戏内容。到了大班,孩子们游戏内容向现实生活靠拢,将生活中所见所闻复刻在游戏中,“在抖音上团购更加优惠哦!给个好评吧!”幼儿会模仿服务员使用专业术语并通过与“顾客”对话练习提问与回答技巧。角色游戏为幼儿提供了超越日常经验的“语言脚手架”,促使其语言能力向更高水平发展。

  2.逻辑思维与问题解决

  角色游戏常伴随情境冲突(如“饭店”中菜品不丰富、“服务员”上错菜),幼儿需通过协商、假设和试错解决问题。角色区中,“顾客”提出想在饭店过生日,想要饭店提供蛋糕和生日所需的物品(生日帽、灯牌),“服务员”面对突发问题进行内部商榷,“我们没有蛋糕,也没有生日帽,这怎么办呀?可以找美工区帮忙制作蛋糕和生日帽!”于是,跨区域的合作开始啦!当游戏过程中发现问题时,“服务员”提出寻找其他区域帮助时,这种过程锻炼了幼儿的因果推理和策略性思维,极大地锻炼了孩子们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3.想象力与创造力激发   

  幼儿在角色游戏中打破现实限制(如用毛线代替面条、纸片当作年糕),这种象征性思维是抽象认知的基础。随着夏季的到来,饭店也推出冰镇饮料,柠檬水(黏土柠檬)、可乐(咖啡色卡纸)、草莓冰沙(白纸冰沙,扭扭棒草莓)等应时而生。角色游戏是幼儿“去中心化”的标志,在游戏过程中不断调整、不断融合,通过虚构情境整合现实经验,形成创造性思维,为游戏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物质支持。

  角色游戏是幼儿发展的“天然实验室”,其价值远超娱乐功能。通过模拟社会情境、整合认知经验与情感体验,幼儿在游戏中完成自我建构与社会适应。教师需充分认识其重要性,以科学引导释放游戏的教育潜能,为幼儿的终身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作者单位:市第一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