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市新建区打造具有特色的森林可持续经营产业示范带——

青山变身“聚宝盆”
2025-04-22


  怪石岭生态公园让绿水青山变金山银山。

  本报全媒体记者 陈 璋摄


  本报全媒体记者 陈 璋

  邮箱:65204228@qq.com

  电话:0791-86847355

  4月的赣鄱大地春意盎然,南昌市新建区红山林场的工人们正忙着在千亩林间种植黄精、草珊瑚等中药材。这片曾经以生态保护为主的国有林场,如今正通过“林药间作”模式焕发新生机。近年来,新建区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打造50公里森林可持续经营产业示范带,探索出一条“不砍树也能致富”的绿色发展新路。

  林地焕发新生机

  4月16日下午,红山林场的工人们正在清理杂木、平整土地。场长熊俊指着规划图介绍:“这一片将种植黄精、草珊瑚等20多种药材,林间空地补植杜仲等乔木药树,形成立体种植模式。”作为拥有1.42万亩林地的大型国有林场,红山首次尝试以林地入股方式,与江西康谷生态有限公司合作开发林下经济。

  这种“企业+林场+农户”的合作形式颇具创新性:企业负责资金、技术和销售,林场提供资源和管理,当地村民可参与种植管护。按照五年规划,1.3万亩林地将分期开发,首期1000亩已完成土地整理。“过去我们主要任务是防火防虫,现在要思考如何让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熊俊算了一笔账:除租金和分红外,林场基础设施将得到整体提升,周边村民也能获得就业机会。

  生态经济“双循环”

  据了解,新建区森林可持续经营产业示范带横跨7个乡镇,长50公里,将重点发展林下种植、森林康养等业态。新建区林业局森林资源管理股负责人张勇辉表示:“我们既要保持森林覆盖率,又要盘活低效林地,实现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

  随着人们生活品质的提升,森林旅游、森林康养逐渐成为热门旅游项目。目前,新建区已形成以怪石岭生态公园、铜源峡风景名胜区等为主导的森林旅游康养基地,吸引了大量游客。4月17日,尽管不是周末,但怪石岭生态公园里仍然有不少游客。走进这里,柚子花香扑鼻而来。抬头眺望,绿树环绕,一座仿古长城蜿蜒在群山之中,构成了一幅独有的森林画卷。

  “去年接待游客50万人次,收入突破5000万元。”怪石岭生态公园负责人陈真介绍,他们在做好森林保护的基础上,只开发了山下的300亩山地,如今已拥有登山等20多个旅游项目。

  村民享“绿色红利”

  新建区的探索实践表明,森林资源开发利用需要因地制宜。在森林可持续经营产业示范带规划中,西山镇重点发展油茶产业,望城镇培育苗木基地,溪霞镇主打生态旅游,形成各具特色的区域布局。村民通过土地入股、资金入股、劳动入股等方式,与公司建立股份合作关系,实现利益紧密联结。

  之前,怪石岭只是溪霞镇的一座荒山。得益于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该镇石咀村将3000亩林地流转给南昌市溪霞风景旅游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十余年来,该村已累计获得租金50万元。

  村民李海波敏锐捕捉到商机,年初在景区旁开了家土菜馆。“节假日每天接待五六十桌,年收入有望过百万元。”像他这样吃上“生态饭”的村民不在少数。据了解,示范带不仅提供500多个就业岗位,还通过开发土特产、股份合作等方式,带动周边村民每人年均增收2万余元。

  “我们建立了严格的生态红线制度。”张勇辉强调,所有开发项目必须经过生态评估,林木采伐实行总量控制,同时推广“林药”“林菌”“林禽”等复合经营模式,提高单位面积产出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