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力质量强链 赋能转型升级
——赣州扎实推进钨与稀土产业质量提升工作
2025-05-15

  钨与稀土是重要的战略资源,是航空航天、新能源、特种材料等高精尖产业发展不可或缺的原料,稀土被誉为“工业维生素”和“新材料之母”。

  作为全国钨与稀土资源最富集、产业链最完整的区域之一,赣州市以“打造世界级产业集群”为目标,聚焦发展新质生产力,将质量提升作为产业升级的核心抓手,充分发挥质量支撑、标准引领、品牌增效、知识产权培优作用,推动全市钨与稀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实现全链条质量效益跃升,形成可复制推广的经验。

  2024年,赣州市中重稀土冶炼分离、稀土二次资源回收利用产能分别占全国的50%和60%,钨粉和碳化钨粉等产能均占全国的40%,均位居全国第一。今年一季度,赣州市钨与稀土产业实现营收同比增长24.9%,展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

  夯实质量基础

  着力增强产业链技术支撑力

  赣州市着力推动质量基础设施建设,争取中国稀土集团总部、中国科学院赣江创新研究院、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重点实验室(稀土产品检测与溯源)等一批国字号平台落户赣州,稀土新材料国家质量标准实验室通过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形式审查(江西唯一)。

  大力推进产业计量助力产业发展,筹建国家钨与稀土产业计量测试中心,建立130项社会公用计量标准、105项CNAS认可校准能力,钨与稀土全产业链参数测量覆盖率达85%,服务企业超1000家。

  攻克烧结炉温度测不准等技术难题,为企业减少设备送检成本,平均为每家企业节省检验检测和设备成本超100万元。精准计量助力钨与稀土产业“新质化”提升入选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计量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典型案例。

  积极开展检验检测促产业优化升级行动,依托国家钨与稀土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建设中国“稀金谷”一站式技术服务平台,2024年为集群企业开展检测服务2.2万余批次,增长17.5%。

  “促进稀土钢铁两大传统产业贯通,推动形成特色资源产业链条”入选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检验检测促进经济社会创新发展优秀案例,为产业和企业解决质量共性问题提供了有力支撑。 

  坚持标准提档

  着力增强产业链标准引领力

  虔东稀土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制定《稀土包装和标识》等ISO国际标准7项,实现了我国ISO稀土国际标准制定零的突破,有力推动了中国标准走向世界;中国稀土集团牵头制定的《钕铁硼焙烧再生原料》,成为集团组建成立以来,牵头制定、发布的首项国家标准……

  近年来,赣州市不断完善产业标准体系,推进稀土国际标准研制,积极培育国际标准化人才,赣州现有稀土领域国际标准化注册专家6人。全市累计制定稀土国家标准120项、行业标准107项。江西省稀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落户赣州,制定稀土相关地方标准20项。

  同时,打造“江西绿色生态”品牌,制定《江西绿色生态 烧结钕铁硼永磁材料》团体标准3项,3个稀土产品获得“江西绿色生态”认证。获批建设省级技术标准创新基地(钨与稀土),批筹以来制定国家、地方及团体标准23项,在研标准11项。 

  标准体系建设结出硕果。赣州有色冶金研究所有限公司开展的“离子型稀土矿标准体系的构建与应用”科研项目荣获江西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赣州1项稀土标准和2名稀土标准化专家获得首届江西省标准创新贡献奖;2项稀土企业标准获评江西省企业标准“领跑者”。

  注重品牌增效

  着力增强产业链行业影响力

  为推动赣州市钨与稀土产业高质量发展,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与品牌附加值,赣州市深入开展调研,分层级、分行业、分阶段开展质量品牌培育,将14家钨与稀土企业纳入政府质量奖培育库,先后有11家钨与稀土产业企业获赣州市市长质量奖(含提名奖),占全市获奖企业总数的31%。江西金力永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获评第四届江西省省长质量奖,是赣州首个也是唯一一个获江西省省长质量奖的企业。

  在全国率先探索开展品牌价值评价工作,举办品牌价值评价信息发布大会,15家钨与稀土企业参与首次品牌价值评价活动。鼓励产业链龙头企业参与中国品牌价值评价,其中赣州腾远钴业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在2025中国品牌价值评价中,位列冶金有色组第19名,实现赣州中国品牌价值评价上榜企业零的突破。承办或参与“中国稀土论坛”“中国(赣州)稀土产业高质量发展论坛”“国际钨产业高峰论坛”“中国钨工业发展大会”等高端活动,持续提升赣州品牌曝光度。

  同时,开设“我身边的质量先锋”“质量品牌故事”专栏,举办“我为赣州品牌代言”大赛活动,讲好赣州钨与稀土企业和产品质量品牌故事。整合钨与稀土资源,着力打造“中国稀金谷”,吸引钨与稀土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入驻,形成“以园聚企、以企强链”“资源+技术+产业”的品牌生态。赣州稀土、钨新材料及应用集群分别入选国家、省级先进制造业集群,稀土钨新型功能材料产业集群在首批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评价中获评“优秀”等次。

  强化知识产权培优

  着力增强产业链核心竞争力

  赣州市持续深化钨与稀土产业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和服务。成功建成国家级知识产权保护中心——赣州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面向稀土、钨等新型功能材料领域提供专利快速审查服务,实现稀土产业专利申请时间压缩90%以上。

  积极引进稀土新材料领域知识产权专业人才,组建专利预审员队伍,实行“一企一策”个性化对接服务模式,强化产业保护支撑。深入钨与稀土产业领域重点企业一对一提供服务,内容涵盖知识产权法律政策解读、专利申请实务、专利挖掘布局、侵权纠纷应对等方面,如组织专家为赣州澳克泰工具技术有限公司提供海外知识产权纠纷应对指导,提高企业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和纠纷应对能力,为企业创新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探索开展知识产权证券化,在深交所成功发行全省首单稀土钨产业链专精特新知识产权资产支持专项计划,首期为10家企业融资2亿元,开辟以专利为底层资产的新型融资渠道;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银企对接,近三年稀土产业质押融资额达2.901亿元;组织编制稀土永磁材料产业专利导航报告,为企业技术创新提供指引。

  多次举办稀土产业专利项目路演及校企对接活动,助推科技成果转化落地,为稀土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知识产权动力。获批建设江西省稀土产业知识产权数据服务中心,建立稀土产业专利专题数据库,涵盖5000余件有效专利,为30余家企业提供定制化数据分析,为企业定向提供专利检索和竞争态势分析,有效支撑企业布局高价值专利。 

  未来,赣州市将持续推进钨与稀土产业链供应链质量联动提升,坚持链长组织、链主引领、链员协同、基础支撑、技术赋能,进一步夯实质量技术支撑平台,推动钨与稀土产业关键技术攻关,不断完善产业标准体系、抢占标准话语权,深化政产学研用融合发展,促进科技成果高效转化,推动高价值专利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增强钨与稀土产业核心竞争力,助力钨与稀土产业能级实现新跃升,全力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钨与稀土产业高地,让“世界钨都”“稀土王国”的荣光更加熠熠生辉。(章昊平 钟燕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