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赣江新区校区
学校举办校园招聘会
学生在实训室实践
6月26日,在江西日报社主办的江报有高招·江西省2025年高考志愿填报现场咨询会上,江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的展位前人头攒动,考生和家长们对学校赣江新区校区的崭新面貌赞不绝口,对学校的发展前景充满期待。
随着赣江新区校区的投入使用,江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已形成下罗校区、赣新校区、青云谱校区“一校三校区”办学布局,办学条件持续优化,发展动能愈发强劲,发展质效明显提升,“双高”建设正以稳健步伐不断向前推进。
党建引领思政教育:铸魂育人入脑入心
加强和改进高校党的建设,是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根本保证。近年来,学校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以及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以党建为引领凝聚思政教育合力,为高质量发展注入红色动能。
学校深入开展党组织“对标争先”计划与“双融双育”活动,构建“国家级—省级—校级”三级党建“双创”培育建设体系。以“强师育人兴赣”为主线,推进“一院一品”“一支部一品牌”创建,打造“赣匠红1+N”党建品牌矩阵,推动党建与事业发展深度融合。目前,学校获批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培育创建单位1个、全省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强国行”专项行动团队1个,拥有全省党建工作标杆院系1个、样板支部1个,省教育厅机关“四强”党支部3个。
学校加快构建立德树人新格局,扎实推进“大思政课”综合改革项目,开展“一课多师”“双师同堂”“师生同台”等创新实践,倾力打造大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的思政“金课”。依托江西丰富的红色资源,强化实践育人和网络育人阵地,搭建“1+2+3+N”全媒矩阵传播的网络育人平台,广泛开展社会实践。学校师生获教育部“领航计划”第七届全国高校大学生讲思政课公开课展示活动特等奖,作品多次入选全国大学生网络文化节和全国高校网络教育优秀作品推选展示活动;社会实践服务实践成果入选全国大学生暑期实践成果TOP100;学校融媒体中心连续4年获评全国影响力职院可视化融媒团队;学校获2023年“全国征兵工作先进单位”称号。连续多年毕业生去向落实率稳居全省前茅。学校的办学特色和育人模式获《光明日报》《江西日报》《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电视台等媒体广泛关注与深度报道。
深化改革创新:持续提升关键办学能力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要深化教育综合改革,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学校以改革破题,向创新要动力,持续提升核心办学实力。
瞄准江西省“1269”行动计划的重点产业链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深化产教融合、科教融汇、校企协同,升级改造传统机电类专业,培育壮大人工智能等领域新兴专业,持续做强做优特色专业,形成“1+2+N”的专业发展矩阵,不断推动教育链、人才链、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耦合。学校精准对接市场需求,将前沿技术和标准融入课程体系,加速推进课程改革,积极实施课堂革命,目前已成功获批国家级、省级精品在线课程24门;入选教育部全国立德树人“课堂革命”典型案例1个。
以弘扬教育家精神为引领,学校着力打造德才兼备的“大先生”队伍。在教师梯队建设方面,以国家级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教学创新团队建设为牵引,构建“国家-省-校”三级师资队伍梯队培养机制。目前,学校拥有900余名专兼职教师与行业导师,其中包括240余名“双师型”教师,80余名国家级、省级高层次人才。此外,设有9个国家级、省市级技能大师工作室,为教学与实践的深度融合提供坚实支撑。学校获批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创新团队1个、省级教学创新团队3个,国家级“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1个。3支教学团队在全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中获一等奖。
学校联合行业组织、职业院校、科研机构、上下游企业,成立南昌经开区智能装备制造市域产教联合体、江西省网络和数据安全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等,在人才培养、技术攻关、教学资源开发等方面积极探索产教融合新范式、科教融汇新路径。建立市域产教联合体和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常态化运行机制,搭建信息发布平台。学校与南昌经开区智能装备制造市域产教联合体牵头企业共建产业学院,共组订单班;与新华三集团(以下简称新华三)共建数字与智能产业学院,为电子信息产业培养数字经济人才。
学校大力拓展“职教出海”新航道,与德国、芬兰、匈牙利、马来西亚等国高校深化交流,拓宽国际化办学渠道。2024年,学校携手马来西亚理工大学共建“数智天工工坊”,成为“一带一路”(江西)职业教育高水平发展联盟的常务理事单位、中国-乌兹别克斯坦职业教育联盟的常务理事单位、中国-巴基斯坦国际产教合作联盟常务理事单位,加强与国际知名高校和企业的交流合作,学校的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不断提升。
产教融合:提高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度
职业教育是与经济社会发展关系极为紧密的教育,承担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责任。学校不断加快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构建产教深度融合的发展格局,积极融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今年5月,江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弋阳)智能制造产业学院揭牌仪式在弋阳中专举行。该产业学院以“扎根地方、服务产业”为导向,紧扣弋阳县产业转型升级需求,聚焦智能制造领域,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升产学研用融合层次,为区域产业发展提供坚实的智力支撑与人才保障。
学校始终坚持开放办学,探索构建“校地、校企、校校”协同育人机制,推动职业教育与地方经济深度融合。联合47家企事业单位牵头组建江西省智能制造职业教育集团;与南昌经开区、欣旺达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共建南昌市首个新能源领域特色产业学院——锂电科技学院,与江铃集团、欣旺达、新华三、吉利汽车等600余家知名企业深度协同,在人才培养、技术攻坚、实习就业等领域结出硕果,实现校企“双向赋能”,推动产教融合纵深发展。
作为全国矿山机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单位,学校依托教育部智能制造技术协同创新中心等平台,主持制(修)订国家行业标准4项,参与制(修)订国家行业标准3项,获省级科学技术奖4项、授权专利81项。为江铜集团、虔东稀土集团等企业提供技术服务,与九江市柴桑区共建赣北首家乡村振兴学院,以开展教育帮扶、科技下乡、实践培训等形式助力乡村振兴,年均社会服务效益突破1000万元。
新思想引领新时代,新使命开启新征程。学校将持续锚定“双高”建设目标,全力打造装备制造行业人才培养高地与创新服务高地,建成国内知名、行业领先、省内一流、特色鲜明的高水平高职院校,为加快建设教育强省,努力办出更高质量、更有贡献、群众更加满意的职业教育而不懈奋斗。
(文图由江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