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永艳 “我们参加的是服务机器人应用技术项目的比赛,通俗地讲,就是通过硬件加装和软件调试,让机器人和人一样拥有‘十八般武艺’。”9月17日,在第二届全国技能大赛现场,刚刚完赛的参赛选手张雯晖向笔者介绍,“今年5月首次参加职业技能大赛,9月站上国赛舞台,赛场上我能做到的都尽力完成了,无论结果如何,都是一次宝贵的经历。” 今年42岁的张雯晖是江西工业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的一名教师,也是参加本次比赛的江西选手中学历最高的选手之一。2018年,张雯晖从北京工业大学取得博士学位后进入高校工作,一直以教学科研为主。为了适应职业院校的教学要求,他一直努力提高自身职业技能,先后获得电子商务师(高级)、程序员(中级)、网络工程师(中级)等职业技能资格证书。 技多不压身。2023年5月,取得多张职业技能资格证书的张雯晖,站上2023年江西省“振兴杯”职业技能大赛比武台,获得第二名的好成绩。学院的几名老师和学生组成备战团队,最终包揽了职工组和学生组前三名。“参加职业技能大考,与其他选手同台竞技,开阔了眼界,架起了一座专业与产业结合的桥梁,更有利于教学相长,引领更多学生成长为高技能型人才,一举多得。” “在不少人的印象中,高学历人才与职业技能大赛并无交集。近年来,这种学历与技能的分割正在被打破。”江西省代表团领队徐云飞介绍,“这次比赛中,江西省代表团有四成以上选手是本科以上学历,研究生不在少数,其中还有2名博士。”高学历参赛选手多数集中在新职业和数字技术技能领域,表明技术技能融合发展的大趋势下,对不同学历层次人才技术技能水平提升的需求加大。 “高学历选手参加职业技能大赛、融入技能人才队伍所形成的示范带动效应,有利于营造‘技能吃香’的浓厚氛围,吸引更多年轻人走上技能成才之路。”徐云飞表示,越来越多高学历人才融入技能人才队伍,展示出在学中干、在干中学的理念,展现了干事创业的新气象,着实令人振奋。 这是我省高度重视高技能人才培养的一个生动缩影。近年来,我省大力实施技能人才培养项目,将技能人才列入省“双千计划”实施范围,每两年培育一批高技能领军人才,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社会氛围,让高技能人才发展有通道、成长有空间。截至目前,全省技能人才中7人获得中华技能大奖、148人获全国技术能手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