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静
2024年,全市统一战线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新时代党的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思想和中央、省委、市委统战工作会议精神,加强思想政治引领,主动服务中心大局,着力破解重点难点问题,不断推动全市统战工作高质量发展,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萍乡篇章发挥统一战线强大法宝作用。市委统战部获评全省统战宣传工作表现突出单位;市民宗局获评“向国家民委报送信息先进集体”。市委统战部一篇理论文章荣获全省统战理论创新成果奖、一项实践举措荣获全省统战工作实践创新成果奖。
聚焦加强党的领导,统战工作大格局更加完善
党的领导是做好新时代统战工作的根本保证。一年来,市委始终把党的领导贯穿全市统一战线各领域和统战工作全过程,形成统战工作“全党重视、大家共同来做”的良好局面。
市委常委会定期学习传达统战政策、研究统战工作7次,推动党中央关于统一战线工作的决策部署在萍乡落地生根。市委主要领导全面履行第一责任人职责,主持召开市委统一战线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安排部署统战各领域重点工作,以头雁姿态发挥“三个带头”作用。
深化统战领域改革,优化市县统战工作领导小组“1+N”协调机制,充实成员单位至33家,通过“口头述职+书面述职+现场点评”相结合的方式组织开展述职晒作为,领导小组及成员单位责任更加清晰、体系更加完备、运行更加顺畅。宗教工作市县党委3个方面共同职责、42个部门具体职责、乡镇16项工作职责、村组12项工作任务进一步明确;乡镇统战委员,市县两级知联会、新联会实现全覆盖,统战工作“神经末梢”有效激活。
有力有序开展党纪学习教育,引导全市统战系统党员干部以严明纪律不断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着力加强统战部门自身建设,深入基层开展党的统战理论与实践创新调研,把党纪学习教育成果切实转化为履职尽责能力,切实提升统战干部队伍工作水平。
聚焦培根铸魂,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不断夯实
共同思想政治基础是统一战线巩固和发展的基石。一年来,全市统一战线坚持把思想政治引领作为凝聚共识的首要任务,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培根固本。
支持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和党外知识分子、新的社会阶层人士深入开展“凝心铸魂强根基 团结奋进新征程”“凝聚新力量·筑梦新时代”主题教育,持续开展“井冈红”民营经济人士理想信念教育,教育引导广大统战成员和统战干部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坚决做到“两个维护”。
加强党外干部教育培训,将统战工作纳入“一校两院”教学计划,高质量开展中央及省委、市委重要工作会议精神、国情教育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宣传讲座;组织、引导统一战线开展庆祝新中国成立暨多党合作制度确立75周年艺术作品征集等系列活动,举办全市统一战线能力素质提升班,不断深化各领域人士思想引导,凝聚团结共识、激发奋进力量。
强化统战阵地建设。成立市中华职业教育社;按照“有党建引领、有实体空间(项目)、有统战功能、有活动品牌、有骨干力量、有制度规范”的“六有”标准,探索统战融入基层党建和社会治理新路径,市县统战阵地增加至98处,实现党派、县区全覆盖,统战工作触角进一步延伸。
聚焦履职尽责,凝心聚力的强大法宝作用充分彰显
党的中心工作推进到哪里,统战工作就跟进到哪里,法宝作用就发挥到哪里。一年来,全市统一战线紧扣高质量发展主题,始终与市委中心工作同向同行,在全市“强化‘六个聚力’,纵深推进‘两区’建设,打造产业转型升级标杆城市”的改革发展中找准切入点和发力点,不断创新思路方法,积极彰显统战担当。
支持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建言献策,全年召开党外人士座谈会、民主协商会、情况通报会等6次,提交提案建议、社情民意500余条,被各党派中央、省委会和全国政协、省政协采用60余条。配合做好民进中央对口江西开展长江生态环境民主监督工作,支持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开展优化营商环境民主监督,解决问题10余件。
以“跳出萍乡,广交天下友”的思路,畅通招引联服通道,开辟招商引资、招才引智第二战场,推动民营经济闯新路、进前列、作贡献。鼓励、引导统一战线助力全市招商引资项目18个、投资额逾26亿元。指导全市非公维权服务机构有效运行,发挥“民企之家”桥梁作用,组织政企“亲清茶叙”活动,首创维权工作周报制,推动解决涉企问题累计190余件,切实维护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的合法权益。引导民营企业助力乡村振兴,积极开展“万企兴万村”行动,4个项目、2个乡镇被评定为省级行动典型。
坚持把各方面资源力量动员起来、组织起来、利用起来,形成一条心干事业、一盘棋抓工作、一股劲促发展的生动局面。打造4家党外知识分子国学教育实践基地,举办公益伴读、文化体验、国学公益讲座等线上线下活动40余场次,参与群众2万余人次。持续推进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萍‘新’相连”公益品牌建设,开展“直播助农”“护苗成长”“暖心敬老”等社会服务活动270余次,筹集公益资金逾600万元,惠及群众6万余人次,统一战线回报社会、服务民生的良好形象得到社会各界高度认可。(下转第4版) (上接第1版)港澳台侨和海外统战工作创新开展,积极搭建联系沟通桥梁,扎实开展港澳台萍基层交流,邀请香港特别行政区议员、澳门医学界、台湾青年等代表6批次200余人来萍考察交流,在中国新闻网刊登系列新闻报道10余篇,单篇阅读量达到100余万人次;促成澳门内科专科学会、澳门介入诊疗学会分别与萍乡市心血管内科分会签订交流合作协议;开展“‘侨’见萍乡 青春逐梦”——粤萍华侨华人新生代联谊交流活动,全省为侨服务品牌建设现场会在萍乡召开,画好新时代港澳台侨同心圆。
聚焦安全稳定,团结和谐局面持续向好
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扎实推动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创新发展。两个民族村纳入全市乡村振兴工作大局统筹推进,民族村经济社会发展有力促进。探索数字赋能,搭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市民体验馆、民族特色产品展销馆等平台,服务各族群众超10万人次,成功承办全省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站负责人培训班。以“传承民族团结基因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题,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进校园、进机关、进乡镇;联合学校举办民族团结运动会,打造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体验基地,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更加有形有感有效。
深化我国宗教中国化萍乡实践,深入开展“五好”宗教活动场所建设工作,引导宗教界履行全面从严治教责任,依法规范宗教团体、宗教活动场所、宗教教职人员、宗教活动的管理,在全省率先出台《萍乡市宗教活动场所监事工作规则(试行)》,派驻监事600余名,反映监督意见120余条,调解矛盾纠纷10余起。举办全市民族宗教依法行政(行政执法)业务培训班,民族宗教工作纳入全市乡村两级工作台账准入清单;开展新时代基层党组织、基层干部宗教事务治理能力提升路径研究,宗教工作“三支队伍”建设进一步提升。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一年。全市统一战线将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新时代党的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思想,切实发挥统一战线强大法宝作用,以团结凝聚力量,用奋斗铸就伟业,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萍乡篇章凝聚磅礴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