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渚古城的金色稻穗、大运河上的星月交辉、西子湖面的水光潋滟……“天堂之城”的自然人文孕育了杭州第19届亚运会吉祥物。琮琮、宸宸、莲莲,“三小只”都有什么样的性格特征?有哪些充满未来感和科技感的设计?他们又将向世界传递怎样的文化信息?
宸宸:应“运”而生拼搏向上
■新华社记者 唐弢 冯源
如果说,杭州第19届亚运会的三个吉祥物中谁最“活泼好动”,那一定非“宸宸”莫属。“宸宸”代表了世界遗产京杭大运河,设计灵感来源于大运河杭州段的标志性建筑拱宸桥。
“‘宸宸’头饰上的三朵浪花代表着钱塘潮涌,额头上的对称造型则是拱宸桥与水中倒影的结合。前者象征着拼搏向上,蕴含蓬勃的生机和能量;后者则代表着贯通古今、跨越边界的连接、沟通和交汇。”杭州亚运会吉祥物的主要设计者之一、中国美术学院教师张文说。
“宸宸”的“本体”拱宸桥,始建于1631年,是中国南方薄墩薄拱石拱桥的典型代表。
浙江省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智慧交通研究分公司高级工程师张玉杰说,拱宸桥结构轻巧,造型美观,拱顶高耸以利通航。
在拱宸桥西,由旧工业遗存改建而成的杭州工艺美术博物馆群错落有致,它们与历史文化街区互为依托,游客走入其中,恍若穿行于历史与现实之间。“工业搬出去、文化住进来,就是实现工业文明保护与城市特色文化传承相结合的鲜活实践。”杭州市京杭运河综合保护中心相关负责人说。
“宸宸”,承载着京杭大运河悠悠千年的历史与文脉。
据悉,京杭大运河已有2500多年历史,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运河之一。悠悠运河深度融入了古代中国的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文化繁荣,也见证了杭州这座城市的沧桑巨变。
“杭州是一座应‘运’而生的城市。”杭州京杭大运河博物馆馆长叶艳萍说,杭州地处大运河和钱塘江的交汇点,拥有“咽喉吴越,势雄江海”的地位,由此成为东南名城。
“在农业时代,大运河发挥了漕运和商贸的功能。到工业化时代,它同样发挥了水运优势,带动了沿岸的工业。现在它的两岸又形成了生态景观带、文旅资源带,兴起了文化创意、科技设计等新兴产业。”杭州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总工程师华芳说。
在大运河上“诞生”,又在钱塘江里“搏击”,设计团队赋予了“宸宸”机智勇敢的性格。
“‘宸宸’身上的纹理由无数圆形水滴组成,可以说,每一滴都代表着在运河水、钱塘潮中奔涌翻腾的浪花,象征着时代浪潮中每一位拼搏向上的个体。”张文说,“宸宸”是“弄潮儿”的化身,乘风破浪、一往无前。
杭州亚运会期间,“宸宸”将架起亚洲和世界人民的心灵之桥。“古时候,在京杭大运河上往来的船只,要看到拱宸桥就知道杭州到了。如今,‘宸宸’已张开双臂,欢迎五湖四海的朋友到来。”张文说。
琮琮:美玉重器扬国风
■新华社记者 冯源 俞菀
不畏艰险、超越自我、不屈不挠……作为世界遗产良渚古城遗址的代表,杭州第19届亚运会吉祥物“江南忆”中的“琮琮”,占据着绝对的“C位”。戴着“神人兽面纹”头饰的“琮琮”,犹如一位充满信心和力量的“中国队长”,为我们讲述穿越五千年的文明故事。
“琮琮、莲莲、宸宸,一定是琮琮站中央。因为它代表良渚,是实证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圣地。它的名字,源于良渚文化的代表性文物——玉琮。”20年过去了,但亚运吉祥物“江南忆”的主要设计者之一、中国美术学院教师张文依然记得与良渚玉琮的初见。
2019年4月,杭州亚组委面向全球征集吉祥物。已经留校任教的张文和妻子杨毅弘设计了“江南忆”的“三小只”组合,而玉琮就变身为“琮琮”——夫妻俩把它设计成一个充满力量和信心的形象,头戴神徽、笑眼半弯、小嘴大开。
有关“琮琮”的故事,承载着古老文明的历史厚重。
杭州亚组委相关负责人介绍,除了名字以外,“琮琮”身上还有不少良渚元素,比如它身上的纹理,形态取自良渚稻作文化中的稻穗。“琮琮的肤色借鉴了一些良渚玉器的‘南瓜黄’,也借鉴了稻穗的颜色‘丰收黄’。”张文说,“‘琮琮’的纹理带有‘汇聚’和‘放射’两种晶体特征,‘汇聚’的动势象征着海纳百川的博大胸怀,‘放射’的动势象征着坚定的文化自信。”
设计团队了解到,良渚文化的基石是发达的稻作农业。“民以食为天”,这让他们在“琮琮”的设计创作中,更注重“生生不息”这种中华文明的符号化表达。
杭州良渚遗址管理区管委会副主任、良渚博物院首任院长蒋卫东说:“在良渚文化之前,有的考古学文化的玉器是动物造型的,而玉琮等良渚玉器则用几何图形来表达对自然的认识,体现了抽象思维的进步。”
莲莲:最具山水诗气
■新华社记者 俞菀 郑梦雨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杭州第19届亚运会吉祥物“江南忆”中的“莲莲”,从西湖的烟柳画桥、十里荷花深处走来。西湖,被认为是杭州这座城市的灵魂,湖光山色、崇尚和谐的人文景观,让这里成为美丽中国的独特风景。
“‘莲莲’代表着西湖,其纹理是无数圆润的菱形图案,犹如西湖上水光潋滟的唯美画面。”杭州亚运会吉祥物的主要设计者之一、中国美术学院教师张文说,它头上顶着的正是西湖十景之一的“三潭印月”,而覆盖在头上的一整片莲叶也是西湖的“特产”,莲叶的茎脉还象征着“万物互联”。
西湖,赋予了“莲莲”浪漫文艺的气质。杭州最美的风景、最传奇的故事,大多与西湖有关。翻开《西湖民间故事》,不论是梁山伯与祝英台,许仙与白娘子,还是西湖三大“情人桥”——断桥、长桥、西泠桥,都蕴含着动人的爱情故事。
千百年来,西湖逐渐成为一个独特的人文景观和文艺创作的重要母题。
“西湖遍地是名人、遍地是文化、遍地是诗歌。”杭州亚运会视觉形象设计总监、中国美术学院教授宋建明说,这汪碧水,成为一代代文人墨客的“灵感缪斯”,构建起心灵栖居的精神家园。
“莲莲”,无疑是最具山水诗气的吉祥物,全身覆盖清新自然的绿色,象征着万物和谐的生态文明。从它的身上,我们能够联想到一个绿水青山、诗意盎然的江南。
第五届茅盾文学奖获得者、浙江农林大学教授王旭烽在《杭州传》中写道:维护生态环境、重视人文建设、热爱审美生活,为杭州成为人间天堂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杭州西湖被称作‘三面云山一面城’,自古以来就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典范。”杭州亚组委相关负责人说,西湖,孕育了热爱大自然的杭州人。
物华天宝,人杰地灵。从一叶青莲到一汪西湖,不仅成为绿色发展最动人的色彩,也映衬着这座城市的人文意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