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下老街 涅焕新
2025-04-02


本报全媒体记者 徐瑞春
春风又绿赣江岸,3月的吉水上下老街,在明媚阳光中舒展新姿。青砖黛瓦间,檐角铜铃轻响;麻石巷陌里,油纸伞影婆娑。2024年岁末重焕新生的省级历史文化街区,历经千年沧桑与数年精心雕琢,在这个春天迸发出前所未有的活力:光影交织的四牌楼广场,孩童追逐着旱地喷泉的水花;数字人“解缙”在故居前吟诵新作,与游客谈笑风生;开业不久的裸眼9D轨道影院外,年轻人排队体验穿越时空的震撼。这条承载着庐陵文化基因的老街,正以“静可听历史回声,动可观盛世繁华”的姿态,书写着旧城更新的生动答卷。
漫步600米长街,仿佛穿梭于时光隧道。上老街的“辣街”蒸腾着人间烟火,明朝院落里的桂花树影中飘来小龙虾的辛香,民国风情窗棂下透出精酿啤酒的麦芽芬芳。土生土长的“林胖胖火锅店”内,夫妻档店主正将各类秘制调料倒入沸腾的铁锅,“开街3个月接待食客超万人次,最忙时灶火彻夜不熄。”与之遥相呼应的下老街“甜街”,则在茶香书韵中流淌着静谧时光。复建的解缙故居内,AI数字人正与游客对弈联诗,数字画廊里明代文人穿越屏风与今人揖让;春雨堂城市书房中,各类书籍油墨飘香,让年轻学子触摸洁白纸页上的智慧温度。
“这条街最动人处,在于让每个时代都留下印记。”街角民国钱庄建筑的红砂岩拱门下,网红主播架起设备直播手冲咖啡;清代的“半痴书房”遗址旁,数字中医馆通过体质检测为游客定制养生茶饮。徜徉老街,吉水县旅游开发投资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居兵指着一堵“会说话的老墙”告诉记者,斑驳墙面上,明代的大砖、清代的条砖与民国的机制红砖层叠交错,聆听百年建筑史,可以感受历史的厚重,“我们像修复古籍般对待每块砖瓦,拆除建筑比例控制在10.19%,让各个时期的故事继续生长。”
夜幕降临,老街化身“吉阳不夜城”。《庐陵华章》光影秀在四牌楼墙体流淌,将杨万里的荷花、解缙的墨迹幻化为漫天星雨。裸眼9D影院里,观众乘着轨道车冲进《飞越吉水》的花海,座椅颠簸间感受该县乘风而起、扶摇直上的波澜壮阔。李居兵向记者展示智慧管理系统,人流热力图指引商户调整品类,环境传感器自动调节仿古街灯亮度,电子巡更系统守护着夜间安宁。“开街百日客流量破188万,营收超千万元,我们正将‘解缙IP’转化为虚拟文创NFT。”在他身后,非遗市集的鳌鱼灯彩与四牌楼上的璀璨光束同辉,构成传统与现代的奇妙交响。
更新后的老街,成为百姓“诗意栖居”的鲜活注脚。69岁的老住户刘大爷,如今每天在修旧如故的宅院里,听老中医师讲述《黄帝内经》的养生之道,药香混着檐角紫藤的芬芳,在庭院里织就时光的经纬。转角处的国学馆牌坊下,每逢周末便聚集着写生的学生,孩子们用炭笔勾勒飞檐斗拱的曲线时,总会被挎着竹篮叫卖艾米果的阿婆吸引。返乡创业的“95后”小夫妻,将吉水各类传统点心做成“网红伴手礼”,直播间背景正是童年嬉戏的古井台。每当无人机掠过江畔,镜头里的老街既像徐徐展开的《清明上河图》,又似跳动着数据流的智慧生命体,在春风里讲述永恒的新生。
赣江潮涌,见证着这场静水深流的城市复兴。从AI复原《永乐大典》残卷,到数字人续写庐陵诗篇;从百年商铺的活化利用,到民生设施的隐形升级,吉水上下老街的涅重生,不仅留存了建筑肌理,更复活了文化基因。当春夜的细雨浸润麻石路面,历史文脉与现代生活早已水乳交融――这边,解缙数字人正在创作关于春天的联句;那边,幻影星空影院传来孩子们的欢呼声。一江春水向东流,这条跃动在时光长河中的“文化锦鲤”,正以古今和鸣的磅礴律动,奔向更加壮阔的征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