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信煜 本报全媒体记者 王刚
吉丰通讯、益海嘉里、中碳能源、仙途智能、红板二期、普正、高精科技等一批项目签约落地、增资扩产;浙江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南昌大学等高校,纷纷与井冈山经开区携手,共绘产学研合作宏伟蓝图;吉安市创新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普惠金融服务中心、河东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办公室相继揭牌,标志着井冈山经开区在创新、金融、管理等多个领域迈出坚实步伐……
一帧帧画面,不仅定格了井冈山经开区牢记使命、感恩前行的精神风貌,更见证了井冈山经开区各级干部以能力作风建设为引擎,奋力推进“三区一城”建设,以思想之变引领行动之变,以行动之变催生成效之变。
从“凡事有解”透视思想之变
“井冈山经开区是招商引资的主平台、吸纳就业的主渠道和经济发展的主引擎,作风决定作为,只有过硬的作风,才能汇聚起干事创业的强大合力。”该区干部大会释放出提升干部能力作风的强烈信号。
“身为井冈山经开区的干部,要对‘1+3’主导产业了如指掌,融资、企业上市、产业发展基金等基本常识都要掌握。”立足新阶段新起点,井冈山经开区党工委、管委会领导班子聚焦开发区高质量发展中存在的瓶颈问题,带头转变思想、革新观念,引领带动各级党员干部在思维和行为方式上转变。
这是一条从“全面深化改革”到“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思想重塑之路。项目“招落建”、企业“帮扶达”、项目“推盯保”“投融增”“争资争项”、项目认定、作风督查7个工作组的实体化运行,集中精力保障重点项目的推进,让井冈山经开区全员从行政思维转向市场思维,一边当资源整合的能手,下好资本招商、基金招商、科技招商先手棋,解决招商引资转型的问题;一边从“点状思维”转向系统思维,推动全员融入项目、招商等中心工作。完善“黄橙红牌”预警监督管理和作风建设奖惩办法,切实对心态“佛系”、状态“躺平”、工作“摆烂”的党员干部动真碰硬;从“短期见效”转向长期主义,下大力气夯实安全生产、生态环保和创投改革等底板,持续深化企业“双评”改革,解决“打基础管长远”的问题……
如今,“凡事有解”已成为井冈山经开区干部的一种共识、一种习惯、一种自觉。以自身工作的确定性应对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激发出“拼”的意识、“创”的精神、“战”的姿态。
从“干就干好”拼搏成效之变
在井冈山经开区,“干就干好”的新风正在悄然兴起。一方面,深化薪酬体系改革,拉开绩效差距,启动末位交流淘汰,坚决堵住躺平路;另一方面,树牢“以实绩论英雄”的鲜明导向,干得好的,给面子、奖票子、给位子,让干得好的用得好。因此,敢于拼搏、敢于担当的干部有了更大发展空间;所以,“干就干好、善作善成”成为一种行动自觉,干部队伍能力作风显著提升的“溢出效应”正向开发区经济社会发展各个领域延伸。
提质增效,产业发展向新。井冈山经开区招商干部聚焦产业发展,每天“晾晒”外出招商情况,每周制定下周出差计划,每月通报招商引资进展情况,并采取“基金+项目”“股权+投资”等模式招引项目,推动在谈重大项目快速签约落地。今年一季度,井冈山经开区外出招商104次,接待客商86次,签约工业项目22个,总投资58.5亿元,其中,20亿项目1个,优强项目1个;储备在谈项目97个。去年引进的95个项目,已开工56个、投产33个;今年引进的22个项目,已开工5个;新增8家规上企业。一批重大项目开工建设、竣工投产,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的动能。
亲商助企,营商环境向暖。井冈山经开区行政审批局建立了简单事项立即办、常规事项限时办、容缺事项提速办、复杂事项跟踪办和串联事项并联办五项工作机制,制定签约项目推进计划,明确各部门具体职责,确定工作办结时限,督促各单位提前介入、全程跟踪、限时办结,努力变串联为并联,大力推行“容缺办理”,共同做好项目开工前期工作,推进签约项目早开工早建设。
满弓劲发,新程再启。对肩负着全市经济发展“主阵地”使命任务的井冈山经开区来说,作风能力建设是一场持久的“马拉松”。加速奔跑,沿着“驰而不息加强作风能力建设”的大道不断跑下去,在这片投资兴业的热土上,一个个市场主体陆续生根、一幢幢建筑即将填满、一个个产业园正在激活,实现一次又一次的螺旋式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