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鞭奋进马蹄疾
――吉安四中素质教育跨越式发展纪实
2023-08-30


□彭细山、朱美卿
今年中考,吉安四中再次交出一份亮眼的成绩单:高分层实现重大突破,与全区优质学校齐平;考入市直高中的人数超过同类学校,考入省重点高中人数与去年相比大幅增加;普通高中录取率、优秀率等指标,连续多年大幅增长,创出历史新高,获得全面丰收。
回眸吉安四中的教育教学发展轨迹,成绩令人欣喜。2018年,市、区两级党委政府将吉安四中定位为“全日制义务教育初级中学”,并逐步剥离所办高中,2020年秋季完成转型。办学模式转型以来,吉安四中制定学校《三年发展规划》,紧紧围绕“质量立校、科研兴校、特色强校”办学理念,以打造优质初中、培养优秀人才为主线,以提升办学品位、促进内涵发展为抓手,苦练内功、实干笃行、锐意进取,教育教学质量连年攀升,素质教育结出累累硕果,“一年一小步,三年基本建成城西南片区优质初级中学”的办学目标如期实现。近3年来,学校生源数量大幅增加,教学班从不到10个,增加到如今的28个,优质生源逐年回升。新华网、《江西教育》、江西教育电视台等媒体,先后对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进行报道。
一年来,学校学生获国家级奖项5个、省级奖项3个、市级奖项12个、区级奖项32个。教师获奖83人次,其中国家级3人次、省级16人次、市级8人次、区级56人次。学校获评江西省羽毛球后备人才基地、江西师范大学文学院研究生教育实践基地。《幸福“双减” 快乐成长》短视频,被省教育厅评为全省“双减”工作优秀短视频并在全省展播。

牢记素质教育初心
数据显示,近3年来,吉安四中市直高中均衡上线学生人数一年一个新台阶,呈现阶梯式、跨越式增长。在优质生源整体处于劣势的情况下,经过师生3年共同努力,2023年中考,学校收获满满,平均分提高了26分,与优秀学校的差距大幅缩小。普通高中录取率近70%,有些班级达到100%,实现“满堂红”。数字的变化,是吉安四中攻坚克难、砥砺前行的坚实印迹,是扬鞭奋进、笃行不怠的汗水结晶。
教育教学质量既是学校的生命线,又是学校华丽转身、跨越发展的关键支撑。
吉安四中现有3个初中年级,28个教学班,1300多名学生。为实现“低进高出、高进优出、优进尖出、弱进特出”的目标,学校牢记素质教育初心,向课堂要质量,向课堂要成绩,积极推进新课堂改革,完善常规管理、精细管理、长效管理机制;从教学计划的制定、备课、上课、辅导、作业批改、质量检测、教学反思等方面入手,在“学、听、查、研、写”5字上做文章。同时,抓细集体备课制,抓实推门听课制,明确听课评课目标和对象,提高听课评课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提升课堂教学效能。
为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学校突出因材施教,突出个性辅导,突出“抓两头、促中间”,扎实开展“培优、转弱、扶中”工作,走出一条“面向全体、分层指导、个别辅导”别具特色的教育之路。学校年级组制定学科竞赛辅导计划,选拔学生组建兴趣小组,提高优生数量。成立“潜能生、学困生帮扶团队”,集合处室、年级组、党员力量,定期开展帮扶转化工作。实行“教师包学生、校班子成员包班”的结对帮扶承包机制。每个教师包3至5个学困生,包学习、包思想,全方位帮扶学困生。校班子成员包班,随时关注班级动态,全方位进行指导督促。切实加强“课后辅导”管理,成绩优秀的学生,由骨干教师进行辅导,重点培养,争取更多学生考上市直高中。任课教师重点关注中等生的学科突破,年级组和班主任则进行学困生跟踪,帮助他们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处室、年级组、教研组、班级各负其责,做到“一个都不能少”,让优秀学生出色发展、中等学生超常发展、学困学生自信发展,为教学质量大面积丰收奠定坚实基础。

扭住立德树人重心
在江西省体育运动锦标赛中,学校啦啦操队夺得啦啦操自选动作第一名、规定动作第一名的桂冠;乒乓球队男子乙组获全区乒乓球比赛第一名,进入江西省第四届百县青少年乒乓球运动会总决赛;获全省中小学红色、绿色和古色文化教育活动主题视频展示三等奖;夺得2021―2022学年吉州区中小学生运动会啦啦操比赛初中组校园示范套路和花球啦啦操两个一等奖;2021―2022学年吉州区中小学运动会跆拳道比赛团体总分及金牌总数双第一;在吉州区第一届“百灵鸟杯”红歌合唱比赛中获二等奖……
立德树人、全面发展,是素质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走进吉安四中,每天上午集健身、娱乐、文化于一体的30分钟大课间活动,融合校园啦啦操、广播体操、跑操、跳绳等,精彩纷呈,有声有色,充分满足广大学生的课外需求,为素质教育长足发展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
为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吉安四中实施以“让文化涵养心灵”为主题的校园文化建设,营造积极向上、格调高雅、健康文明的氛围。学校将井冈山精神、经典庐陵文化、科学知识、感恩教育、养成教育、文明礼仪教育、国学教育、艺术教育等巧妙融入每个角落。会说话的墙、多元走廊文化、个性班级设计、班级图书角等一景一品一文化,融教育性和艺术性为一体,为学生的成长成才奠定坚实的基础,为学校的长足发展提供牢固的支撑。
在教书育人过程中,吉安四中把培育“品行正、身心健、知识富、能力强”的新时代青少年作为育人目标。秉承“让师生健康快乐成长”的宗旨,抓实“五项管理”,实行“五育并举”,全面提升育人实效,助力学生健康成长,努力达到学生成才、教师成长、学校发展、社会认可的目标。
吉安四中从“学校特色、教师特长、学生特点”出发,结合“双减”落地,积极探索课后服务模式,推进课后服务全覆盖,努力为学生开辟广角度、宽领域、多层面的素质发展平台,使不同兴趣爱好、各种天赋秉性的学生得到充分发展。根据广大学生的兴趣、爱好、特长,学校以体育、艺术为出发点,开发校本课程,拓展活动项目,建构课程体系,开设声乐、球类、创意编程等12个乐趣小组。校啦啦操队和声乐队,获评全区优秀乐趣小组。广大学生在乐趣中成长,在成长中收获。同时,开展校园足球赛、读书知识竞赛、书画比赛、歌咏比赛、演讲比赛及运动会、文艺汇演等。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丰富了学生艺术生活,激发了学生兴趣,提升了学生综合素养,让科学、艺术、体育走进每个学生心中。江西教育电视台对学校具有鲜明艺术教育特色的乐趣活动进行展播,得到社会各界高度好评。

紧扣教师成长核心
2022年,吉安四中英语教研组被授予“江西省工人先锋号”,成为全省唯一获此殊荣的教研组。近年来,学校教师指导学生参加省、市、区各种比赛斩获佳绩:“中国人寿杯”第六季少年演说家全省总决赛一等奖、吉安市中小学生传统美德现场作文比赛初中组三等奖、吉州区现场绘画大赛初中组一等奖、吉州区读书征文活动初中组二等奖等。
教师肩负着塑造灵魂、润色生命的时代重任,是教育教学的第一资源,是学校长足发展的第一要素。
吉安四中现有在校教职工89人,其中高级教师22人、国家级教练员1人、省级骨干教师1人、市区级学科带头人4人、区级名师1人、区级星级教师10人。2018年以来,学校选调教师多、年轻老师多。为实现教师教得好、学生学得好、成绩考得好的“三好”教学总目标,学校有的放矢,依托多种途径“修为”、多类平台“精技”、多元评价“举能”,深入实施教师能力提升工程,蹄疾步稳锤炼一支业务精湛、拼搏创新、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教师队伍,为学校快速发展注入蓬勃的生机和活力。
学校扎实推行育苗工程、青蓝工程、团队工程、多向工程、激励工程“五个工程”,全面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学校采取结对子、引路子、压担子、搭台子等措施,组织师傅上示范课,徒弟上汇报课等,师徒结队,携手共进。通过“学―研―培―练”,将中青年教师培养成教育教学生力军。
为把教学教研做“真”、做“实”、做“精”、做“细”,学校通过教育培训、合作交流、成果展示3个平台,在“真”字上高要求,在“实”字上做文章、在“精”字上下功夫、在“细”字上求突破。集体备课突出“智慧协同”。由骨干教师引领,同科教师讨论,青年教师归纳整理。通过全面读懂教材、全面掌握学情,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实现资源共享,共同提高教师备课、授课水平,使教学设计成为青年教师、同科教师、骨干教师的“智慧协同体”。团队磨课,提高教师创新能力。每一位教师的展示课,教研组都要多次实践教学,通过“讨论―再讨论、修改―再修改、上课―再上课”,吸收团队每位成员的聪明才智,打造精品课,力求课堂更精彩,学生更出彩。
站在新的起点,吉安四中将踔厉奋发启新程,勇毅前行向未来,凝心聚力,再创佳绩,为实现学校高质量、跨越式发展不懈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