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绯龙
吉安,古称庐陵。筑庐于陵,寓意美好。有山有水有屋住,就可安居乐业、吉泰民安。
这里,物华天宝、人杰地灵,乃文章节义之邦。孕育了一代文宗欧阳修、正气之魂文天祥、中兴诗杰杨万里、庐陵文骨胡铨、大明才子解缙、四朝重臣杨士奇等巨子精英,有“三千进士耀华夏,状元之乡金庐陵”之美称。
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赣鄱文化的璀璨明珠,千百年来先辈呕心沥血构筑的精神殿堂,也是跨越时空的井冈山精神的传统文化基石,更是吉安人民“根”与“魂”的庐陵文化,就孕育于此。
如何让庐陵文化传承复兴,真正“活”起来,“活”出品位价值,“活”出翩翩风采;真正“火”起来,“火”向全国,“火”向世界,就必须用好五个关键词:
忠义报国
――体现吉安人的信仰节操。吉安,是革命摇篮井冈山所在地,红色文化与庐陵文化交相辉映,是“第一个结合”的精彩开篇与经典之作。
在井冈山斗争的实践中,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忠义报国,走出了中国革命的胜利道路,铸就了伟大的井冈山精神。
巍巍井冈,悠悠庐陵。斗转星移,文脉不朽。
在国家民族危难时,无数庐陵儿女为了民族大义,以解放全中国为己任,坚定共产主义信念,始终听党话、跟党走,勇于牺牲,以生死之躯护卫“星星之火”形成“燎原之势”,最终取得革命胜利。
当前,吉安人一如既往地传扬忠义报国品格,丹心节义、家国一体,立足岗位、担当实干,为锚定“三区”战略、打好“十大攻坚战”,联动建设江西南部重要增长极而贡献力量。
崇文重教
――体现吉安人的理想追求。吉安自古崇文,缕缕书香熏染每页史册,书写铿锵的文化史诗。据不完全统计,吉安自唐至清以来,有书院430多所。以白鹭洲书院为代表的书院之多、分布之广,在江西首屈一指,在全国亦不多见。千年文脉,晕染了吉安人血液中的文化基因,也印证着华夏文明的发展传承。
为让兴盛数百年的庐陵讲学之风重现,使庐陵文脉的赓续彰显时代价值,吉安开设白鹭洲书院讲坛,邀请大咖走进吉安,叫响有全国辐射力和影响力的学术交流平台、思想交融窗口和文化振兴品牌。郦波、杨冬权、朱虹、马茂军、葛剑雄、金一南、谭五昌、包伟民等全国名家纷纷前来讲学。
吉安各地古村,随处可见“学乃身之宝,儒为席上珍”“三尺童子,稍知文章”“序塾相望,弦诵相闻”等鎏金格言。重教,让文化传承拥有丰盈的人才基础。
当前,吉安深化强校带弱校、名校带新校,已有白鹭洲中学一分校、吉安一中一分校等5所学校挂牌,集团化办学初具成效。在城南片区和高铁新区,科学合理地实施教育资源扩容提质、优化升级。并陆续在一些学校开设非遗传承课,编撰《图说庐陵》《游学庐陵》《诗文庐陵》等乡土教材,让庐陵文化精髓滋养青少年。
包容尚美
――体现吉安人的格局境界。庐陵文化,是与省内主流文化和省外中原文化、苏杭文化等优秀文化长期融合而形成,彰显吉安人的包容与开放。而遍布庐陵大地的建筑美、雕绘美、楹联美等,则反映吉安人高雅的美学情趣。
为彰显城市的多元美学风格,近年来,吉安深入发掘历史文化街区和古镇古村的历史价值,提炼文化符号,坚持以用促保,让历史文化遗产在有效利用中,成为城乡特色标识和公众时代记忆。
据悉,永和镇、富田镇被评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吉安市、井冈山市、永丰县被评为省级历史文化名城,成功申报了15片省级历史文化街区,公布了384处历史建筑,探索形成了吉州窑、永丰恩江古城、永新南门小街、钓源古村、陂古村等历史文化发掘保护的“吉安样本”。
同时,吉安学习借鉴外地的先进理念,积极构筑“包容尚美”场景,不断提升旅游业态丰富度和空间覆盖面,拓展个性化、互动式、沉浸式体验,让更多景区实现庐陵文化元素的“五美俱全”:
烟火美,就是游客可感受人间万象,尽享生命葳蕤及生活美好。吉安大力推广泰和乌鸡汤、永丰霉鱼、安福火腿、井冈烟笋、永新血鸭、万安鱼头、遂川板鸭、吉水腐竹、峡江米粉、吉州薄酥饼、青原红曲肉、新干橘皮肉丝、吉安县永和豆腐等庐陵百味,推出井冈蜜柚、井冈大米等农产品,擦亮“井冈山”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尽展梦里老家烟火风貌,让游客沉醉于味蕾之旅。水巷・能仁巷、儒林里……“这里很吉安”,24小时不间断的“烟火气”,使年轻人趋之若鹜。永丰恩江古城恢复竹篾器店、油坊、谷烧酒店等传统“前店后作”店铺,以烟火气留住人气。
乡愁美,指的是民间色彩。越是民间的乡愁情怀,就越有张力和潜力,越能勾起游客强烈的心灵共鸣。开展全民同唱《映山红》活动,网上网下“热浪滚滚”,网下百万师生同唱,网上总点击阅读量达2.3亿人次,既传承了红色基因,又激发了游子爱乡之情。引入“十里芳菲”的钓源古村,以老屋为载体、以历史为故事,最大程度地保留原建筑形态,展现村落空间肌理,唤起游客内心柔软的乡愁。建设蜀口洲、螺湖、天玉等码头,发掘赣江十八滩文化,让隐入尘烟的乡愁路标重现。
时尚美,包括实景演艺、24小时书店等时尚消费。“后河・梦回庐陵”景区,从吉安历史经纬出发,以桥为引,以船为媒,以唐风宋韵为主轴,以水幕电影、机甲秀等方式,铺展“九鲤化龙”“大唐歌飞”“山水诗境”“凤舞庐陵”等沉浸式光影场景。庐陵县学改造项目,外部设计将中华文明“天圆地方”理念具象化。内部设计,则保留古建筑原有立柱、木门、横梁等结构,设计环形玻璃幕墙、草坪等,并赋予图书销售、阅读、茶饮等功能。
人情美,说的是贴心服务、贴心创意。真情但不矫情,做实却不作秀,一切以满足游客身心愉悦为出发点。吉安扶摇直上音乐节、全明星演唱会、跨年烟花秀、新年欢乐跑、百姓春晚、元宵大型灯彩踩街表演……在开展这些活动过程中,推出“庐陵有礼”优客服务体系(吉事好商量、优客热线等),彰显城市人情味。
画面美,就是将景别通过蒙太奇手法,展现远景、中景、近景、特写、虚化镜头等,让景区与周边环境和谐互动。羊狮慕、高岭宿集、桃源梯田、永新县南门小街、杨万里诗画小镇、草林红圩小镇、白云湖・匠心谷、云天麓谷、玉笥养生谷、陂古村、院下古村、蜀口生态岛、墨潭・桃花岛……无不呈现出如梦如幻的画面美。
创造创新
――体现吉安人的开拓精神。从欧阳修引领北宋诗文革新运动、杨万里自创“诚斋体”,到号称“江南都江堰”的槎滩陂、中国第一部水稻品种专著《禾谱》、世界最早的原木材积表龙泉码、木叶纹黑釉瓷制作技艺等等,庐陵创造创新的传统源远流长。
文化自信自觉,是一个地方繁荣发展的引线。文化传播传承,才能引爆该地知名度。而文化创造创新,可让美誉度永驻心间。
推动庐陵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并与红色文化相融相促,这是吉安率先探索与践行“第二个结合”的具体行动。
吉安推出商代伏鸟双尾青铜虎木质拼插玩具、星星之火――木雕氛围夜灯、“振鹭于飞于彼泮宫”文具礼盒等文创产品,并根据宋明以来庐陵人喜斗诗、曲觞、登塔、探幽、讲经、行令、品茗、点茶、踏青、蹴鞠、投壶、木射的习俗,守正创新,融古汇今,办好“吉言”“吉诗”“吉艺”“吉星”“吉花”“吉茶”“吉山”“吉水”“吉学”“吉秀”“吉宴”“吉礼”这“庐陵十二吉事”,让蕴藏在庐陵文化里的正气、骨气、文气、锐气、豪气充分迸发出来。
勇立潮头
――体现吉安人的争先意识。曾经的庐陵,千年科举绽放异彩,涌现出一大批俊彦英杰,竖起一尊尊文化丰碑。
而今,吉安依然勇立潮头,通过抱团发展、策划活动以及“走出去,请进来”,文化强市建设风生水起。
吉安后河・梦回庐陵景区,以游船水上迎亲、白马花轿巡游为主,联合田候路历史文化街区,开展“梦回宋韵・共赴盛宴”水上婚礼,水上“联姻”华美绽放。
吉州窑景区开展汉婚巡游、宋风集市、龙窑柴烧、草地露营节、奥特莱斯音乐嘉年华等活动,并大胆“走出去”,在澳大利亚悉尼举办的“中国陶瓷文化展”惊艳亮相。其中现场演示的庐陵宋代点茶十九式,更是大放异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