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全媒体记者 刘重耀 范小勇
小满刚过,记者一行来到永新县工业园区,甫入江西宏福新材料有限公司,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银一蓝两根贯穿公司全生产空间的外接管道。
“银色的这根管道是从凯迪公司接过来的蒸汽供热管道,蓝色的这根管道是从巨联公司接过来的排污管道。这两根管道一对接,我们不仅省下了自建锅炉和后期处理污水的成本,正式投产时间还提前了3个多月。”宏福公司总经理董谦说。
重塑传统产业,腾出发展空间,守牢绿色底线,永新正以智能制造产业园为核心,打造低碳、节能、环保“高地”,在新质生产力赛道中创造更多绿色优势。
因地制宜 重塑传统产业
发展新质生产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先立后破、因地制宜、分类指导”,这是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也是解决改革发展稳定一系列问题的重要方法论。
过去,只要一提起皮革,便绕不开永新。永新也正是凭借皮制品产业挺进全省皮制品产业基地,跻身全省60个重点产业集群之一。
然而,面对更高的环保要求,永新“摸爬滚打”多年,好不容易集聚成势的传统皮革产业,也面临转型考验。
该怎么变?如果把传统产业简单丢弃,必然造成经济结构断层。新产业能否借助传统产业已形成的基础?永新的答卷是:因地制宜,积极推进皮制品传统产业向超纤复合新材料产业转型发展。这样一来,原有皮革产业打下的基础还能“为我所用”,原制革企业的厂房、市场以及上百年制革的技术和经验,都能助推新产业发展。
意大利进口先进设备、远销欧美国家的广阔市场、完善的产业链条……记者走进江西新望皮业有限公司,看到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该公司是永新皮革产业向超纤复合新材料产业转型的样板,公司“老树发新枝”,在原标准厂房上进行全面升级,致力于超纤二层移膜革等新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达产达标后可实现年主营业务收入5.5亿元。
投资50亿元的路联新材料在这里“安家”,投资20亿元的歌雨新材料在这里“落户”,投资30亿元的冠钧置业新材料成功签约,创新新材料、恒升新材料等接踵而至……如今,永新超纤复合新材料产业已聚集规上企业55家,超纤产业成品端不断做强,超纤新材料产业被纳入省级重点产业集群,一座超纤复合材料新城正悄然崛起。
打破束缚 腾出发展空间
只立不破,旧弊未去,该立的最终也难以立起来。打破旧束缚,才能给新动能腾出发展空间。
主营农林生物质发电的永新县凯迪绿色能源开发有限公司是一家老牌供电企业,每月发电基本电费难以维持当期成本,面临急需回笼资金流等问题。与此同时,随着超纤复合新材料产业逐渐成为永新县的主导产业,落户园区企业数量和规模不断壮大,供热保生产成为众多企业的诉求。
江西雄屹皮业有限公司生产所需供热是短板,副总经理赵有梨说:“我们的锅炉压力不够,达不到所需温度,导致产品质量不稳定。锅炉属于特种设备,重建一个成本高,审批手续也非常麻烦。”
一边是园区多家新材料生产企业的集中供热需求,一边是清洁能源企业的后续转型。推动凯迪公司向热电联产转型,用“一根烟囱”解决整个园区的用热需求,这是永新县多方调研后提出的破题之法。2021年12月,凯迪公司启动隔墙供热项目建设;2022年7月,向江西雄屹皮业有限公司和江西美金角皮革有限公司供热;2023年4月,与园区管委会签订集中供热投资协议,全面启动集中供热项目建设。目前,凯迪公司现已铺设管道3300米,覆盖8家企业,5家意向用户企业管道已铺设至工厂门口。
“接凯迪的生物热能,环保、稳定,次品率大大降低,一年可以帮我们节省35万余元。”用了凯迪热能1年多后,赵有梨很有感触。
“现在每月供热现金流收入最高可达170万元。”凯迪公司负责人刘松说。目前,该公司已累计供热量达5.5万吨,有效替代标煤1300吨,减排二氧化碳3500吨。
随着超纤复合材料企业不断在园区落户,凯迪的供热市场不断扩大,为此,凯迪公司又投入了6500万元,分两期建设备用锅炉,预计在今年年底之前完成管道建设。
向“新”而行 守牢绿色底线
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具有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内在属性。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是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应有之义。
放眼永新工业园区,一排排架空铺设在钢架管桁上的蓝色污水管道整齐排放,企业名称标识标注清晰,一家企业建设一根专管,污水有序排入园区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永新对企业废水的流量、氨氮、总磷等指标进行实时监测,运用智慧管控平台进行数据监测,建立企业综合动态评价体系,实现排污总量动态分配。
过去,工业园区水质监测主要依靠人工取样,难以分析出企业污水排放情况,不利于即时管控和快速处置突发污染事件。“现在,工业园区内建设‘一企一管’工程,智慧攻坚‘零直排’,系统时时在线监测,假如有企业污水超标排放,立马就会报警,我们很快就能找到源头在哪里,可以立即进行净化处理。”园区负责人刘年发说,有了这套智能系统,不再需要人员频繁进入生产现场检查,真正做到涉企服务“有求必应、无事不扰”。
近年来,永新始终坚持“环保先行、绿色发展”理念,采取多样措施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努力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环境高水平保护协同共进,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一企一管”,明沟明管排放污水,正是该县加快推动发展方式向绿色低碳转型的重要一环。
目前,园区企业已完成“一企一管”接管11家,共建成明管11条,铺设管道12.86公里,园区综合污水处理厂同步完成提标改造。今年,永新县工业园区获评省级绿色园区,园区企业肯特化学公司获评国家级绿色工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