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有晏
在山区各种各样的鸟,有多种多样的叫声,鸟儿的鸣叫声就是它们的语言,也是它们的歌声。
春暖花开,桃红柳绿,燕子回来了。燕子刚到家,马不停蹄,忙忙碌碌。既要在空中捕食蚊、蝇、蝗虫、蝴蝶、蛾子等。又要在屋檐下,房梁上做新窝,它总喜欢喋喋不休地告诉人们:“唔吃你米,唔吃你谷,借你楼伏下装个窝,吱……”燕子是人类最好的朋友,对劳动人民的辛勤果实秋毫无犯,每年能帮助农家捕捉五六万只害虫。麻雀与燕子不同,它每天“叽叽喳喳”叫个不停,纠集一伙,专门侵吞农民的劳动果实,被列为害鸟。
布谷鸟,又名杜鹃鸟。当漫山遍野的杜鹃花绽开时,它迫不及待,千声万声地叫喊着:“布谷,布谷,布谷……”一遍遍、一声声,催促人们不失时机播种秧苗。布谷鸟情系农耕,它“布谷,布谷”的深情叫唤声,与关北的谚语“清明谷雨,栽姜下芋”,异曲同工。
芒种节气是关键的种植阶段。若有人不识时务,夏至节过去了还懒洋洋地栽种,有一种个头不小的鸟,就会在你上空盘旋着,用粗大的嗓门叫喊“种里涌浚掷涌俊辈蝗媚阕鐾嚼臀抟娴氖虑椤
从前,家乡关北盛产的谷子,都是挑到太湖去粜,三五人同行,从演湖上大溪仙登锡龄亭,再从小通的下通上高有岭亭。挑担经过这两座凉亭,都会放下担子歇息,抽烟聊天。正当大家打开话匣子,林中传来了急促的鸟叫声“快快行(hān),快快行……”,鸟声打断了他们聊天的话题,急急催人上路。他们丝毫没有怪责小鸟,连忙挑起担子,喃喃地念叨着关北谚语“久息泳昧Γ⒗锞鸵ィqīe)”。
乌鸦是山乡人最痛恨的鸟。平时,有人说话不吉利,都会被斥之为“乌鸦嘴”。乌鸦深知人们对它的态度,它从不敢飞近村庄,只是在远远的山边,立在树枝上“哇、哇、哇……”地叫着。
喜鹊是吉祥鸟,倍受世人喜爱。它那黑白相间的羽毛,在阳光的映照下,油光发亮,长长的尾巴上下翘动着。清晨,还没等人们起床,就在门前的树枝上,跳跃着,高声清脆地鸣叫着“喳喳”的声音,寓意“喜事到家”。它的叫声报送着“添丁进粮”“金榜题名”“金玉良缘”等大喜。最让世人赞美的是喜鹊的奉献精神。每年农历七月初七,喜鹊们纷纷把自己的羽毛和身体奉献出来,搭起鹊桥,让牛郎和织女相会。
人们惊服于鸟的歌声,正是这些歌声打开了人类的音乐之门,让人们创作出一曲曲优美动听的歌。
小鸟的爱情生活甜蜜酣畅,它们常常召开盛大的音乐会,以自己的优美歌喉和悠扬歌声,献上柔情和娇媚,引来无数异性,尽情欢乐。
相传,在很早的春秋末年,有个叫公冶长的人精通鸟语。他博学多识,熟知百鸟之音,常与鸟类对话聊天。就为此,当时发生与鸟有关的案件,惹了不少祸事,身陷囹圄,但又因其精通鸟语而洗冤昭雪,周王亲自下令释放,孔子还把自己的女儿许配于他。
今天,现实生活中,有人能学多种多样的鸟叫,学斑鸠叫便可招来一大群,在树上“咕咕咕,咕咕咕”的嬉闹打斗。
大千世界,人有人言,鸟有鸟语,人知鸟语,鸟通人言,无奇不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