怡然亭旁的乡村新篇
2024-08-02


■汤尔炎
在岁月的长河中,青原区文陂镇上汤村已悄然走过了六百多个春秋。在那烽火连天的土地革命时期,革命先辈毛泽覃曾在该村“左泉公祠”里为了理想和信念不懈奋斗。那弥漫着红色历史气息的古村,每一块砖瓦都铭刻着永不磨灭的记忆。如今乡村振兴的春风如神奇的画笔,在这片古老的红色土地上描绘出一幅崭新的画卷。
2017年8月,一座充满江南韵味的怡然亭在村北悄然落成。这座由混凝材料建成的亭子,单檐六角,琉璃黛瓦覆盖其上,顶下六根褐红色立柱稳稳擎起。亭檐下“怡然亭”三字醒目而庄重。柱间的四座石凳,仿佛在静静等待着游人的休憩。
端坐亭中,放目远眺,山色空蒙,远处的山脉线条时虚时实,似纱似雾。近观四周,树木葱郁,娟然如拭,鲜妍明媚。林中百鸟欢鸣,呼朋引伴,仿佛在为这美好的时代高歌。田间小路旁,野花绽放,或含羞半遮面,或探头露枝头,清风拂过,花枝轻舞,犹如绿纱裙的仙女翩翩起舞。田地里,男女劳作的身影忙碌而充实,他们的面色怡然,那是对生活充满希望的笑容。袅袅炊烟升起,鸡犬相闻,亭前遍地青翠,一派生机盎然,好一幅令人陶醉的桃源美景。 
大暑过后,热浪袭来,我来到亭南洲头,感受一阵凉意。湖水清凉,游者如云,观鱼儿嬉水之乐无穷。富水河中的滚水坝,雄踞河流之中。因旅游而兴筑,成胜地之奇观。临滔滔之水,锁浩渺之澜。横截江流,聚碧波以成湖,揽清风而映天。其形,若巨龙卧波,气势磅礴;其势,似磐石镇浪,稳固安然。
此坝之筑,非独水利之功,更为旅游之盛。引四方来客,赏自然之美;聚八面宾朋,享人间之乐。促经济之繁荣,增民生之福祉;扬地域之名声,留千秋之佳话。
吾乃村夫野老,但喜山川而游华夏,博闲情而走四方,名山大川之易见,幽林闲而难逢。况古人有言: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游历名山难求清雅之处,踏步幽林,常抒闲适之情。此洲虽无山水之虚名,但存自然之纯风;虽无名声之博誉,即有田园之遗踪。夕阳朝露,春夏秋冬,四时风光应夺陶潜南山,云随风起,叶伴虫鸣,十方闲意,当胜独钓之姜公。
念诸君爱生活而藏雅意,图安逸而引闲情,常到陂古村观赏古情,不妨东行两公里到此绿洲一游,漫步斜阳,心飞晨雾,以蜂蝶为朋,以花木为友,不亦乐乎?
回首往昔,农村的生活是艰辛与贫困交织。破旧的房屋,简陋的农具,单一的农作物,人们在土地上辛勤劳作,却只能勉强维持生计。而时代的春风,带来了新的机遇和希望。农业技术的革新,让农田的产量大幅提高;产业结构的调整,让农村经济焕发出新的活力;政策的扶持与引导,让农民的收入不断增加。
如今,现代化的农业机械在田野里穿梭,高效的灌溉系统滋养着每一寸土地。农村电商的兴起,让特色农产品走向了全国各地,甚至走向了世界。改革开放的春风,不仅吹开了上汤经济发展的花朵,更培育了一代又一代有知识、有理想的人才。上汤村这个仅有五十来户的小村庄。在这春风的吹拂下,每年,都有莘莘学子怀揣着梦想,凭借着不懈的努力和坚定的信念,考上重点大学。医疗条件也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乡亲们能享受到更优质的医疗服务。
怡然亭,见证着这一切的变化。它虽小,却似有灵性,它与田园相互映衬,为人们提供了一个远离喧嚣、感悟美好的心灵栖息地。在这里,游人可以忘却日常的烦扰,沉浸在大自然的怀抱中,感受着生活的美好与温馨。
“难得风月情,怡然心会;最好田园趣,乐而独吟。”这座亭子,不仅是一道亮丽的风景,更是美丽乡村建设的一个生动写照。蓝天白云之下,再一次注目怡然亭,那灵动的翘角,如一串音符,在欢快地唱歌。仿佛是在低声诉说着乡村的故事。它记录着古村的新变化,也记录着新时代农民在建设幸福家园时,沁入心里的那份诗意与美好。每一个路过怡然亭的人,都能感受到它传递出的欢快与喜悦,仿佛它是一位不知疲倦的歌者,用独特的旋律吟唱着上汤村的繁荣与进步,真不愧是一座会唱歌的怡然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