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时代主流媒体短视频建设困境分析及对策建议
2024-12-21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通信行业迎来了又一次巨大变革——5G时代的到来。不论是在视觉体验还是信息传输方面,5G带来的变化无疑是前所未有的,也因此改变了短视频的传播方式和受众习惯。面对这一变革,主流媒体如何利用5G技术的高速度与大数据优势,实现短视频内容的即时采编与快速传播,打造出既符合公众兴趣又具有深度的短视频产品,成为亟待破题的关键。 目前,主流媒体的短视频内容生产、传播方式、用户互动等方面,仍然存在一些局限性。首先无法解决短视频碎片化问题,长与短难以把握。其次,内容同质化严重,缺乏吸引受众的创新性。最后,专业技术人才匮乏,创作思维受限,缺乏对短视频市场的精准分析,无法满足竞争需求。 主流媒体如何拓宽在短视频领域的影响力?有以下对策建议:一是优化短视频的传播内容。一方面,展现新闻媒体的独到眼光;另一方面,突出灵活的创作思维,在最短时间内突出重点并且迅速引发观众的情感共鸣。比如,2020年国内新冠肺炎大规模爆发后,新华社、人民日报等新闻媒体相继发布了《等春来》《重生》《武汉,等你重启》等短视频作品,其优化重点体现在形式的创新以及题材的灵活处理,深受广大网民的欢迎。二是做好观众的精确分析。对于主流新闻媒体而言,不能够仅仅局限于新闻时政类型的创作,还应当对不同年龄层、不同职业,或者不同性别受众的喜好进行精确分析,从当地风土人情以及文化、生活、娱乐出发,创建针对不同受众的短视频垂直账号。比如,河南卫视近年来主打文化短视频,多个短视频作品《端午奇妙游》《中秋奇妙游》等成功出圈,不仅传承了中国传统文化,而且吸引了不同阶层粉丝。三是强化制作人员的素养提升。既要掌握先进的短视频编辑与制作技术,又要有敏锐的移动媒体“嗅觉”。新闻媒体应定期组织短视频制作人员进行专业技术培训,同时要注重各技术工种的合理搭配。 近年来,宜春市融媒体中心通过“走出去、请进来”举办“融媒大讲堂”、短视频业务学习会、培训班,每月开展业务作品评选会,对爆款短视频作品进行奖励等等,使新闻短视频制作人员的素养得到全面提升,作品形象贴切、通俗易懂,深受网友喜爱。特别是围绕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创新推出“照进你的美”创文短视频栏目20多期。该系列作品以“视频+图片+文字”的方式呈现,真实再现我市各行各业干部群众参与创建的动人时刻,得到市民点赞。《一芽一叶一抹香 一人一篓采茶忙》《江西宜春:扎根环卫20多年的“城市美容师”》《“00后”巡护员的青山梦》等原创视频在新华社客户端播放;原创短视频作品《3岁男童失足落水 69岁大爷挺身而出跳水救人》登上抖音热榜,单条短视频浏览量达到1.21亿次,点赞量达到271.8万,评论量15.7万,转发量7.5万次,视频各项相关数据均创造历史,达到新高。(黄 霞 市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