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三年入选全省农业主推技术

市科学院新法栽培脚板薯“貌美”价高
2025-01-02

本报讯 记者钟文轩报道:近年来,针对紫山药商品性差、种植效率低及需砂质土壤等关键问题,市科学院自主研发了紫山药浅生定向栽培技术,制定了江西省地方标准和操作规程,提升了产业创新能力。该技术入选2023、2024、2025年度江西省农业主推技术,在宜春、赣州、鹰潭贵溪等地开展试验示范和辐射推广,在福建三明、广东韶关也有试种推广,种植面积达2000亩。

紫山药,俗称脚板薯,在长期栽培过程中容易发生分化和退化,大大限制了紫山药产业的进一步发展。紫山药浅生定向栽培技术突破了我省紫山药产业的发展瓶颈。使用该技术培育的薯型比传统种植的薯型更顺直规整,商品性更好。该技术还有效解决了传统种植的紫山药“脚板状”外观和采收深挖费力费工、易挖断的痛点问题。此外,使用该技术后,紫山药不受砂质土壤限制,适应性比较广,有助于规模化种植。

与传统种植相比,该技术可使紫山药种植密度提升30%、商品率提高42%,实现亩产2300公斤至2500公斤,增产25%以上;可从种苗健康、合理密植和生态调控等方面进行提前防控,亩节约种薯8%,减少化肥农药使用量20%,亩增效200元左右;紫山药外观更顺直,每亩产值可在1.5万元左右,纯收入可达近万元,增产增效十分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