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全媒体记者 邹勇宾)3月16日,在陶博城购物的安徽游客王女士感叹道:“这里的产品不仅品类全、工艺精,价格和产地的透明更让人放心。我不用再担心‘踩坑’,购物体验满分!”
3月15日,陶博城发布《315消费白皮书》,从“商品信息透明化”、“价格公平保障”、“贴心服务,解后顾之忧”等几个方面,展示了陶博城在消费者权益保护、市场透明化建设、服务优化升级的实践成果。
自2023年10月17日开业运营以来,陶博城迅速成为游客心中的热门购瓷目的地。陶博城的火爆本质上是陶瓷全产业链整合能力、精细化管理和基础设施承载力协同作用的结果。陶博城通过场景化体验、透明化交易与一站式服务,成功将传统陶瓷交易升级为沉浸式消费体验。走进陶博城,仿佛置身于一个世界陶瓷大卖场,各式各样的陶瓷琳琅满目,让人目不暇接。
据介绍,在过去的一年中,陶博城国际陶瓷交易中心通过精细化管理、创新规划与运营,已实现陶瓷贸易总成交额达10亿元,接待客流超300万人次。这一成绩的取得,得益于陶博城强大的承载能力和诚信友善的营商环境,赢得了更多消费者、采购商和批发商的信赖与青睐。
每一件瓷器都有自己的故事,“明码标价,注明产地”的标签,正是这段故事最真诚的开场白——自启动“诚信经营,友善天下”行动以来,陶博城通过规范价格标注、强化产地标识,让游客的每一分钱都花得明明白白,也让千年瓷都的匠心与诚意传遍四海。
在陶博城除了有“景德镇制”的陶瓷外,还有来自世界各地产瓷区的瓷器通过标签展示地域特色,满足不同消费者的偏好。来自武汉的游客田女士分享道:“在陶博城,我不仅看到了景德镇的传统瓷器,还发现了日本、德国的现代陶瓷。产地标签让我对不同文化的工艺差异一目了然,这样的购物更像一场文化之旅。”正是陶博城的“注明产地”,以一种更为宽广的胸怀和长远的眼光,拉开了景德镇与其他产瓷区同台竞技、良性竞争的帷幕。这不仅是对“景德镇制”品牌的保护,更让游客感受到陶瓷背后的文化脉络。
明码标价、注明产地的推行,不仅提升了游客体验,更转化为实实在在的销售增长。在每个节假日,陶博城接待游客数量及交易额一次次攀升,创历史新高。诚信经营与透明消费,已成为景德镇陶博城的一张靓丽名片,为提振消费、陶瓷贸易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市国控集团总经理、景德镇陶博城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胡景平表示,将认真落实全市提振消费大会精神,充分发挥景德镇消费基础良好、前景广阔的优势,整合资源、精准施策、扬优成势,全方位激发消费潜力,切实让陶博城人气聚起来、消费火起来、经济旺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