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商贩乱摆摊造成的“脏乱差”,一直是城市管理的治理顽疾。为破解这一顽疾,乐平市城市管理局积极探索创新推出“半小时体验式执法”工作模式,让违规商贩亲身参与城市管理工作,自觉遵守城市管理秩序,提高参与城市管理的“主人翁”意识,也为城市管理带来了新的思路和成效。
近期,乐平市城管行政执法人员常态化巡查城区市容秩序时,发现学校周边的一位售卖小笼包和另一位售卖福鼎肉片的商贩违规摆摊。为积极探索“共治、共建”有效途径,让流动摊点治理既有力度更有温度,在执法人员的指导下,违规的商贩们穿上“城市管理志愿者”蓝马甲,在街头开展市容市貌整治活动,对违规摆摊、占道(出店)经营、乱停乱放等违法违规行为进行统一规范整治。
流动摊贩在体验城市管理半小时中,2名“城市管理志愿者”和执法人员一起规整便民服务点摊贩7家、规范乱停乱放车辆15辆、清理占道(出店)经营9家。半小时的“角色扮演”,让违规者成为志愿者体验城市管理工作,既能有效地减少执法冲突,又能让摊贩“换位思考、感同身受”,更让商贩们亲身感受到了严格执法的力量以及文明执法的温度。
此举正是乐平市城市管理局创新推出“半小时体验式执法”,流动商贩变身市容秩序管理者的一个生动缩影。
“商贩要生存,城管人员要严格执法,看起来相悖的需求,在这次活动中就得到了很好的解决。”乐平市城市管理局局长汪义武表示,该局将以此次“半小时体验式执法”为样板,探索新的城市管理方法和路径,合理设置便民服务点,践行刚性执法、柔性服务的理念,着力提升城市精神文明建设新高度,努力实现城市管理者与流动商贩业主的双向奔赴,让城区市容环境既有“烟火气”更有“文明风”。 (来源:大江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