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颋“性廉俭”
2025-07-02

提起辅佐唐玄宗李隆基开创“开元盛世”的名相,世人皆知姚崇、宋璟,而对与姚、宋齐名的苏颋则知之甚少。苏颋 “与宋璟同当国。璟刚正,多所裁决,颋能推其长。在帝前敷奏,璟有未及,或少屈,颋辄助成之,有不会意,颋更申璟所执,故帝未尝不从,二人相得欢甚。”(《新唐书》卷一百二十五 列传第五十)苏颋曾与宋璟一同主持国政,宋璟为人刚正,对很多政务断然裁决,苏颋则顺从其美。在皇帝面前奏事时,宋璟若有没想到或一时答不上来的,苏颋就会上前补充协助,两人关系非常融洽。“璟尝曰:‘吾与苏氏父子同为宰相,仆射长厚,自是国器;若献可替否,事至即断,尽公不顾私,则今丞相为过之。’”宋璟对人道:“我与苏氏父子,前后同时为相,苏仆射(苏颋的父亲,尚书左仆射苏瑰)宽厚长者,乃是国器。然而在对朝政提出建议以及处理政务的精敏程度方面,苏颋胜过他的父亲。”开元末期史学家柳芳曰:“玄宗以雄武之才,再开唐统,贤臣左右,威至在已。姚崇、宋璟、苏颋等,皆以骨鲠大臣,镇以清静,朝有著定,下无觊觎。”唐宪宗时期宰相崔群评论:“玄宗初得姚崇、宋璟、卢怀慎、苏颋、韩休、张九龄则治,用宇文融、李林甫、杨国忠则乱,故用人得失,所系非轻。”可见“开元之治”苏颋功不可没。

苏颋自幼聪明过人,能一目数十行,过目不忘,后考中进士,授为乌程县尉,又被举为左司御率府胄曹参军,累迁至监察御史。长安二年(702年),苏颋奉命覆核来俊臣等酷吏所处理的案件,检查出其中诬陷不实之处,为许多负冤者洗脱冤屈。

神龙二年(706年),苏颋升任给事中,加修文馆学士,又拜中书舍人,专掌文诰。当时,苏颋的父亲苏瑰担任同中书门下三品,父子二人同在朝中掌管枢密,荣耀一时。不久,苏颋改任太常少卿。开元元年(713年),苏颋就任工部侍郎。后来,唐玄宗问宰相道:“有从工部侍郎直接升任中书侍郎的先例吗?”宰相答道:“陛下任用贤能,何必计较其资历呢?”唐玄宗遂任命苏颋为中书侍郎、知制诰。

唐玄宗唐隆政变平定内乱后,各种文件堆积如山。苏颋在太极后阁处理这些纷繁复杂的政务。遇到忙不过来的时候,他来不及草拟文件,就口头述说处理意见,让身边的工作人员直接书写。因为口述速度太快,工作人员多次对他说:“请您慢一些,我们实在记不过来,恐怕手腕都会累断了。”宰相李峤赞叹:“舍人(苏颋时任中书舍人)思若涌泉,峤所不及也。”虽然事务千头万绪,但苏颋处理得十分恰当,毫无差错。开元初期,苏颋与李乂共同担任中书侍郎,主掌文诰。一次,玄宗对苏颋说:“前代有李娇、苏味道,并称‘苏李’,才冠当时。如今我有苏颋和李乂,不比他们逊色。”

开元四年(716年),苏颋升任紫微侍郎、同紫微黄门平章事,成为宰相,并与侍中宋璟一同执政。开元六年(718年),唐玄宗下诏严禁恶钱流通,并收缴民间私钱,熔铸为式钱,以致京师人心浮动,各项交易几乎停止。苏颋与宋璟上奏朝廷,建议由太府出钱二万缗,以平价收购百姓手中可供官府使用的滞销物品,并允许两京官员预支官俸,使得良钱流入民间。

开元七年(719年),王皇后的父亲王仁皎去世,其子王守一请求援用窦孝谌的先例,修筑五丈一尺高的坟墓。唐玄宗同意,但苏颋极力反对:“根据礼制,一品官墓高一丈九尺,陪葬皇陵者也只是高出三丈而已。窦太尉的坟墓,已经受到指责,只是当时无人指出它的过失,现在怎能重犯这样的错误!臣等对此再三劝谏,只是欲成就皇后美名。”唐玄宗大悦,赏苏颋绢帛四百匹。

开元八年(720年),苏颋任礼部尚书,不久出任益州大都督府长史,按察节度剑南各州。当时,蜀地民生凋敝,百姓流离失所。苏颋到任后,招募士卒,开掘盐井,冶炼铁器,通过卖盐和铁来赚取钱财购买粮食,很快使得粮库充实,百姓安居。

开元十五年(727年),苏颋病逝,终年五十八岁。唐玄宗在洛阳南门举哀,并废朝两日,追赠尚书右丞相,赐諡文宪。“葬日,帝游咸宜宫,将猎,闻之,曰:‘颋且葬,我忍自娱哉!’半道而还。”苏颋出葬时,唐玄宗在咸宜宫游玩,正欲前去打猎,得知消息后,悲伤的道:“苏颋今日下葬,我怎忍心去游乐。”于是返回宫中。

苏頲曾任洛阳县令,有善政,调离后,当地百姓思念他,就募工匠依照他的形象在龙门山雕成一尊等身观世音石像。张说《龙门西龛苏合宫等身观世音菩萨像颂》记其事说:“模宰官之形仪,现轮王之相好……盛德相传,与此山而终始。”

苏颋十分乐意奖掖后进。李白年轻时,曾投奔苏颋,获得赏识。苏颋对群僚说:“此子天才英丽,下笔不休,虽风力未成,且见专车之骨。若广之以学,可以与司马相如比肩也。”苏颋对李白的赞赏,或许成为李白走出夔门、漫游京师的动力。

《旧唐书》记载:“颋性廉俭,所得俸禄,尽推与诸弟,或散之亲族,家无余资。”《新唐书》亦云:“颋性廉俭,奉禀悉推散诸弟亲族,储无长赀。”同样记载唐朝历史且同被列入中国“二十四史”的二书皆称苏颋生性廉洁有节,所得薪俸全都分给兄弟和亲戚,家中毫无积蓄。监修《旧唐书》的五代时期政治家刘昫评价:“颋唯公是相,以俭承家,李峤许之涌泉,宋璟称其过父。艰难之际,节操不回,善始令终,先后无愧。”“赞曰:善人君子,怀忠秉正。尽富文章,咸推谏诤。岂愧明廷,无惭重柄。子子孙孙,演承余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