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观热评评论员 黄琛琛 近日,中国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在本科招生宣讲中,介绍了他们今年新开设的全国首个“宠物”本科专业,该专业方向为“动物科学(伴侣动物)”,以犬、猫、马为主要研究对象,课程包括伴侣动物的繁殖、育种、营养等,学制4年,毕业生将被授予“农学学士学位”。消息一出,引起网友的广泛关注。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宠物在日常生活中扮演着愈发重要的角色。从市场需求来看,2024年中国宠物消费市场规模已突破3000亿元,近十年复合增长率11.9%,“宠物产业”成为畜牧学科新增长点,对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极为迫切。中国农业大学敏锐地捕捉到这一变化,用科班教育填补市场的知识鸿沟,提升行业专业化水平,体现了高等教育与产业发展的同频共振。 新专业的发展也面临一些挑战,比如如何构建完善的课程体系、提升师资力量、保障实践平台等。不过,中国农业大学主动打破“宠物行业不需要高学历人才”的偏见、对接产业需求的这份教育改革勇气更值得肯定。在消费升级、人口结构变化、情感需求多元化等时代特征的背景下,“宠物”本科专业的出现不仅合理,而且必要。 期待这一尝试能成为高校服务社会需求的典范,让更多青年在高校扎实推进学科建设的托举下,成长为社会急需的高质量技术技能型人才,让人与动物的相处更加融洽、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