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双十一”购物狂欢节又来了,正在“买买买”或者准备“买买买”的你是不是已经在尽情享受购物带来的乐趣了呢?为了让广大群众能够安心购物,南昌反诈民警整理了五大“双十一”高发诈骗案例,并发布相关提醒。 洪观新闻·南昌晚报记者 周野 1 陷阱 假冒客服诈骗 近日,陈某接到一个陌生电话,对方自称是某购物平台的客服,并准确报出了陈某的个人身份信息,“客服”告诉陈某,由于工作人员的失误,陈某的账户被开通了一项扣款业务,现在需要陈某通过银行卡进行取消业务的受理。 “客服”要求陈某提供名下所有的银行卡号来进行资产核实,接着又以“资产审核不通过”为由,要求陈某通过转账进行审核,审核完成后会将款项返还。于是,陈某便向对方提供的银行账户转账46000元,几分钟后陈某的账户的确收到了返款,紧接着“客服”要求陈某再次转账验证,陈某便连同剩余的12000余元全数转到对方账户,却发现对方这次迟迟未还款。产生疑虑的陈某联系官方平台客服,才得知自己被骗了,来到南昌市公安局反诈中心求助。 【提醒】 南昌市公安局反诈中心民警章标厚表示,在接到平台“客服”的退款电话时,应及时向官方平台的客服确认是否存在该类情况,并做好个人重要信息保护。对方如要求添加个人账号时,切记一定要谨慎。不要轻易相信陌生来电,不要轻易透露个人信息,更不要轻易向陌生账户转账。 2 陷阱 虚假购物网站 家住西湖区的李小姐是一名网购爱好者,某天她在浏览网页时,被一则广告吸引——广告声称某知名品牌商品正在限时促销,价格远低于市场价。她兴奋地点击广告进入了一个网站,并看到了心仪的商品。李小姐迅速下单购买,并按照网站提示完成了支付。 然而,在等待商品发货的日子里,她却收到了一条来自“客服”的短信,称由于系统升级,她的订单需要重新确认。李小姐没有多想,便按照短信上的指示,提供了自己的银行账户信息。不久后,她惊讶地发现银行账户中的资金被转走了,她立即联系网站客服,却被告知自己从未下过任何订单,这才发觉自己遇到了网络诈骗。 【提醒】 在这个案例中,诈骗分子制作了“高仿”的购物网站,发布虚假广告,并通过发送虚假短信来诱骗受害者。南昌市公安局西湖分局反诈中心民警曹齐倍提醒市民群众,在享受网络购物便利的同时,必须保持警惕,不要轻易相信“低价促销”。遇到可疑情况要及时核实,并通过正规渠道进行交易。 3 陷阱 预售骗局 家住南昌县的市民张某在刷短视频时,看到一名主播正在直播预售促销手机,价格实惠,让张某甚是心动。添加对方微信号后,经过协商,双方约定张某先支付一半款项进行预购,收到货物验收后,再支付另外一半货款。支付预售款后,张某就收到一个处于运输状态的快递单号。 可是到了第二天,卖家联系张某,说快递出了点问题,之前的单号作废,要重新更改单号,但是新的快递单号却迟迟没有发过来。随后,张某发现被对方删除微信好友,进行销售的短视频账号也已经注销了。 【提醒】 南昌县公安局反诈民警徐梦妍表示,对于“预售”类商品信息,要注意甄别,一定要去官网核实,切勿随意点击不明链接。网购时一定要选择正规的交易平台,不要私下交易,不要轻易向陌生账号付款。 4 陷阱 中奖诈骗 “您中奖了一部苹果手机!”“本次活动真实有效!恭喜您中奖了!”……这些看似令人兴奋的中奖话术背后,往往隐藏着诈骗分子的圈套。 日前,青云谱区的陈霞(化名)在浏览某社交APP时看到一个相机的广告,商家称目前正在做活动,参与抽奖有机会获得“免费试用新款相机”的机会。随后,陈霞添加了博主的微信,接着被拉进了一个抽奖群,群主在群里发送了一个所谓的“抽奖网站”链接。 陈霞点击链接参与抽奖后,系统显示她抽中了一部“苹果手机”,但是商家表示,如要兑奖须本人带着身份证去现场领取,如不方便现场领取的,可以缴纳800元的保证金后申请将抽中的奖品折现。陈霞按照对方要求缴纳了保证金后,对方又称陈霞的银行卡流水不足无法兑现,需要向对方提供的银行账户转账3000元刷流水。可是,陈霞转账过去后,商家迅速把陈霞拉黑,陈霞意识到自己被诈骗后报警求助。 【提醒】 “一上来就要求先付定金或交全款的,交完钱后又以各种理由要求再次转账的,多半是骗子。”青云谱区反诈民警许俊提醒称,向商家或个人付款时不要走非官方渠道,直到确认货物后方可确认收货再付款,防止收到假货或根本收不到货物。 5 陷阱 退货诈骗 “双十一”购物狂欢节正火热进行中,一些不法分子也蠢蠢欲动,打着“退货退款”的名义广泛撒网,实施网络诈骗。 南昌市的黄婷(化名)是一位新手妈妈,今年9月份的时候,她在网上购买了一批婴儿用品。但是,在她还没有收到货的时候,一名自称是“网店客服”的人给她打来电话,称她购买的那批婴儿用品中有一部分被检测出有质量问题,可以申请退款。因为是给新生儿使用的东西,黄婷当即表示需要退款退货。在“客服”的引导下,黄婷添加了“客服”微信,“客服”向她发来一个陌生链接,称点击填写信息后就可以拿到退款。 按照链接里的要求,黄婷先后填写了身份证号码、银行卡号、预留手机号等重要信息,随后还把收到的一个验证码告诉了“客服”。没想到,她银行卡里的钱款立即被转走了。 【提醒】 “双十一”期间,很多人会趁着折扣力度大购买商品,发现不合适后也会选择退款退货,一些不法分子趁机而入,实施诈骗。对此,南昌市公安局反诈中心民警章标厚提醒广大“剁手党”们,正规的网络商家退货退款无需提前支付费用,如果需要办理退货退款,一定要通过官方网站操作,不扫描陌生二维码、不点击陌生链接、不下载陌生软件、不加陌生人微信或进入陌生群聊,保护好自己的个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