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观新闻·南昌晚报记者 杨小勇 文/图 在南昌青山湖西岸的东湖意库,高大的苏式无梁楼盖建筑耸立,一条铁轨蜿蜒伸向远方,陆上书店内咖啡飘香,泰式餐厅、精酿啤酒吸引大量年轻人前来打卡。这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艺术聚落,数年前还是一座破旧的仓库厂房……2021年10月,在这片工业遗存原址上,招商蛇口东湖意库文创园正式开园,全新的运营模式、全新的业态、新颖的创意让东湖意库平添“魅力”。截至11月,来东湖意库的游客同比去年涨幅超15%,游客人数超129万人次。 蝶变: 工业印记华丽转身 “这里的变化实在太大了!”家住东湖意库附近的李先生在改造后的建筑里追忆曾经的工业遗存。“20世纪80年代,这里是江西外贸最大的货物储运基地。不仅大型仓库楼群、理货仓、海关监管仓等配套应有尽有,还有一条专用铁路线,每日进出口的集装箱来来往往,十分繁忙。”李先生感叹道,“后来,这里渐渐不适应时代发展,铁路停运了,仓库也闲置了。” 2018年,由招商局蛇口工业区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外运长航集团有限公司、东湖区政府三方签订的东湖意库项目正式启动,这片土地焕发出新的生机。 东湖意库策划经理段茜茜告诉记者:“我们保留园区工业韵味,改造立面及室内空间,植入文创商业,并最大程度利用原有铁路及工业零件,打造办公游憩一体化园区。” 火爆: 园区招商率已达92% 灰白色的墙面,散发着历史气息。园区精心规划了“十字轴IP打卡景点体系”,打造纵横两条景观主轴。“来这里拍艺术照、婚纱照的人非常多。”段茜茜说,穿园而过的铁轨构成了整个园区极具底蕴的文化风景线。 在东湖意库的一间工作室内,南昌非遗“豫章首饰錾镶技艺”传承人吴刚正在进行设计创作,吸引不少学生前来参观学习。“东湖意库一面是历史,一面是新生,满载老南昌的精神与记忆,同时也在新时代创新发展,在旧的历史基础上进行新的表达。”吴刚说。2021年10月,吴刚大师工作室入驻南昌市东湖意库南北楼。他以此为基地,主要从事珠宝首饰定制、非遗技艺传承、带徒学艺等。2024年11月,他受邀参加2024世界城市品牌大会,他的“江西—非遗技艺‘豫章首饰錾镶’产业创新发展案例”荣获大会“长城奖——文旅好品牌优秀案例奖”,这是唯一代表江西入选的项目。 餐饮店、潮玩集合地、艺术摄影、咖啡店、书店、游泳馆……目前,东湖意库已签约商户约80家,园区招商率已达92%。“东湖区政府帮我们积极协调道路改造、装修审批、征迁等事宜,助力我们顺利招商。”段茜茜表示,园区对入驻企业提供日常管理、人才招聘、政策宣传、创业孵化等服务,精准对接企业需求。 赋能: 打造“品牌活动”变流量为“留量” 东湖意库注重活动赋能,且举办的活动具有互动性、参与性,活动内容丰富有趣、形式多样。目前,东湖意库先后举办了东湖区文创艺术节、首届“红色江西”全国动漫创作大赛、2022江西南昌版权保护月、东湖区第一至四届文创艺术节、南昌潮流时装周、“潮在东湖”东湖意库时尚季系列活动、2024瓦罐时装周等系列活动,活动参与人数超过50万,参与主导产业相关企业70余家,参与高校10所。品牌活动的打造,吸引了更多游客的到来,把流量变成了“留量”。2023年,东湖意库年累计接待客流量为113.28万人次。 “园区时常开展各类主题活动,商户参与性非常高。”AND咖啡馆店主王艺霖说,在她看来,东湖意库聚集了一群志同道合的文创爱好者,形成了一个热爱文化产业的集群。 2024年,招商蛇口东湖意库立志于转型升级,目标是成为省级文化旅游休闲街区。园区对文旅消费场景进行了全面革新,精心引入了一系列新兴业态,包括特色餐饮、时尚潮玩、艺术摄影,以及生活美学馆等。这些新业态不仅极大拓宽了游客的体验边界,还精准满足了游客对于美食探索、生活良品选购、文化创意礼品寻觅以及特色旅拍服务等多维度的需求。截至11月,来东湖意库的游客同比去年涨幅超15%,游客人数超129万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