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深圳市福田区上线11大类共70名“AI数智员工”,全面覆盖政务服务全链条。此事迅速在社交媒体引起热议,有关“AI公务员”的话题频频冲上热搜。 70名AI数智员工上岗 在福田区,70名基于DeepSeek开发的AI数智员工率先上岗,除了有DeepSeek通用能力外,还结合各部门各单位实际业务流程,量身定制个性化智能体首批满足240个业务场景使用。 他们可以做什么?比如执法文书生成助手,将执法笔录秒级生成执法文书初稿;“深小服”数智党务工作者覆盖党务咨询、流程规范各项业务,覆盖全区全体党务工作者;AI招商助手对企业分析筛选的效率提升30%;民情周报日报实现初稿一键生成。 这些AI数智员工的表现十分出色:公文格式修正准确率超95%,审核时间缩短90%,错误率控制在5%以内;民生诉求分拨准确率从70%提升至95%,一些个性化定制生成时间从5天压缩至分钟级;安全生产助手生成演练脚本效率提升100倍。 多地政务系统接入DeepSeek 值得注意的是,2月16日,深圳市基于政务云环境面向全市各区各部门正式提供DeepSeek模型应用服务,实现了基于DeepSeek的人工智能政务应用一体化赋能升级。此前,2月10日深圳已完成DeepSeek R1(671B)满血版模型在政务云上的部署,并于2月13日组织开展全市使用操作培训,成为全省首个基于政务云信创环境下全市范围部署应用DeepSeek的城市。 据微信公众号“中国广州发布”2月16日消息,近日,广州市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在政务外网正式部署上线DeepSeek-R1、V3 671B大模型。消息称,本次大模型上线工作依托数字广州创新实验室实施已完成DeepSeek-R1等模型深度适配国产硬件,将通过政务专网算力推动人工智能大模型在民生政策解读系统、12345热线工单分派等政务领域应用,政务办公、城市治理、民生服务等多个热门政务领域已率先探索应用DeepSeek模型优化工作和服务场景。 此外,呼和浩特、赣州、无锡等也陆续宣布完成政务环境DeepSeek系列大模型部署。 据不完全统计,近一周时间已有超过200家企业宣布接入DeepSeek,覆盖基础电信企业、云计算、芯片、金融、汽车、手机等多领域。其中,包括华为、阿里、百度、腾讯、京东等在内的多家云平台宣布接入DeepSeek大模型,约20家车企宣布在智舱场景或AI运营领域完成与DeepSeek的深度融合。多家券商、银行、公募基金也表示已接入DeepSeek大模型。甚至微软、英伟达、亚马逊等世界级云计算巨头都宣布接入DeepSeek。 专家 不必过于担忧AI抢人类“铁饭碗” 北京社科院副研究员王鹏认为,深圳福田区这一举措,是政务智能化转型的积极尝试,具有显著的创新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未来,更多的政府部门和机构将会引入AI技术,实现政务服务的智能化和自动化,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 然而,不少用户产生了职业焦虑:“AI上岗,我的饭碗还稳吗?”“AI是否会完全代替人类工作呢?” 深圳市福田区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高增接受采访时表示,“AI数智员工”是AI助手,它能辅助开展公共管理和服务,提高工作效率,不能单独决策,不能算是“AI公务员”。 知名经济学者、工信部信息通信经济专家委员会委员盘和林认为,AI上岗有其弊病,还不能完全代替人类员工。“其一,AI依然存在幻觉,其处理问题的时候会出错,尤其是复杂问题。其二,缺乏情感交互,在需要交互的领域,AI让人感觉冷冰冰,比如医生,其实也承担着和患者情感交互的任务。其三,AI可能造成更多的数据安全问题。其四,AI可能存在伦理问题。” 天使投资人、资深人工智能专家郭涛也表示,短期内,AI员工虽不会全面替代人类员工,但会对部分岗位造成影响。AI在处理数据、执行重复性任务和自动化流程上展现出强大能力,尤其在客服、数据分析、图像识别等领域已相对成熟,能高效替代人类完成大量工作。然而,人类在创新思维、情感交流、道德判断上的优势是AI难以复制的,且AI应用还受技术局限性和法律法规约束。 王鹏也认为,不必过于担忧。虽然AI的应用可能会对某些传统岗位产生影响,但也会催生出新的职业和就业机会。 (据《燕赵都市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