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2月17日下午,美国达美航空公司一架客机在加拿大多伦多皮尔逊国际机场着陆时发生事故,机身翻覆,机上80人全部幸存。截至目前,事故中确认的受伤人员为21人,其中19人已经出院,其余2人没有生命危险。据目击者称,事故没有造成严重伤亡的原因之一是乘客没有过早解开安全带。这是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内,美国航司发生的第三起、北美地区发生的第四起重大航空事故。 现场 客机落地时失控翻覆 机腹朝天 事故发生在多伦多当地时间2月17日14时15分许,发生翻覆的客机是庞巴迪CRJ—900LR客机,机龄16年,隶属于美国达美航空公司的子公司奋进航空公司,17日早些时候从美国明尼苏达州明尼阿波利斯市起飞,机上共有76名乘客和4名机组人员。 这架客机在风雪天气中着陆皮尔逊国际机场,落地时失控,很快便翻覆,机腹朝天。 新华社记者在事故现场看到,客机在跑道上翻覆,一侧机翼断裂,舱门敞开,机头前方不远处是脱落的尾翼。跑道两侧有厚厚的积雪,大风把积雪吹到跑道上。 目击者介绍说,这架客机着陆后着火,冒出浓烟。 皮尔逊国际机场消防部门主管托德·艾特肯说,应急人员几分钟内便抵达现场,救援工作“有序展开”。 值得注意的是,这起事故没有导致人员死亡。据达美航空介绍,像蝙蝠一样倒挂在座位上的乘员有21人受伤,其中19人18日出院。在以往有记录的客机翻覆事故中,往往有人员死亡。 中国驻加拿大大使馆告诉记者,目前没有收到这架客机上有中国乘客的报告。 讲述 “我被安全带勒着,倒挂在空中” 机上多名乘客事后接受媒体采访,讲述短暂但惊心动魄的经历。 坐在机舱左侧靠窗位置的皮特·库科夫告诉美国全国广播公司,客机起落架轮子刚一触地,客机就歪了。“我往下看,看到(轮子)与地面摩擦时冒出火星。一切都发生得太快了,我们猛然间上下颠倒,被安全带勒着倒挂在空中。” “我们着陆。我们方向歪了。我们上下颠倒。”乘客约翰·纳尔逊告诉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我解开安全带,于是落到‘地板上’。一些乘客(因解不开安全带)仍然被倒挂,亟需获得帮助。另一些乘客则自己落到‘地板上’。” 彼得·卡尔森告诉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客机突然就歪了,眨眼间我便被安全带勒着,倒挂在空中。” 卡尔森注意到燃油沿着机舱窗户流下来,还闻到燃油味,非常担心发生大火,想着尽快逃离现场。不过,他还是与另一名男子合力帮助一对母子解开安全带,然后才紧急疏散。 库科夫回忆说,机组人员组织乘客疏散的过程“井然有序”,最终“大家全都安然有序地下了飞机”。 调查 事故发生时有“阵风和大雪” 加拿大调查人员18日说,已把美国达美航空公司旗下前一天出事客机的黑匣子送至实验室接受分析,以调查客机翻覆原因。 据路透社报道,由超过20名加拿大调查人员组成的调查组正在主持事故调查,美国国家运输安全委员会、美国联邦航空局以及加拿大交通部协助调查。 加拿大交通安全委员会高级调查员肯·韦伯斯特在一段视频中说,事发后客机机体部分分离,随后起火。有视频显示,至少一个机翼断开。 按路透社报道说法,低温风雪天气或是导致此次事故的原因之一。追踪全球航班飞行状况的专业网站“24小时飞行雷达”说,事发时的天气状况显示,当时有“阵风和大雪”。 一些专家说,发布在社交媒体上的视频显示,事发客机似乎水平着陆,没有出现降落时的常规操作,即飞行员在着陆前抬起机头增大仰角,以减慢速度。 不过,韦伯斯特等航空安全官员说,现在判定客机事故原因为时过早。 按多伦多皮尔逊国际机场首席执行官德博拉·弗林特说法,由于调查需要,飞机残骸还将在机场放置48小时,机场的两条跑道将一直关闭,直至残骸清理完毕。 这是不到一个月时间内发生在北美地区的第四起重大航空事故。 1月29日,一架美国航空公司客机在美国首都华盛顿附近波托马克河上空与一架美国陆军“黑鹰”直升机相撞,客机上64人以及直升机上3人丧生。1月31日,一架医疗运输机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州费城坠毁,机上6人及地面1人遇难。2月6日,白令航空公司一架小型客机从美国阿拉斯加州尤纳拉克利特飞往诺姆途中失踪,后确认坠毁,机上10人全部遇难。 分析 乘客全部生还 依赖多重因素 此次事故中,客机上80人全部幸存。航空专家认为其中有多重因素,部分得益于飞机的发展进步以及空乘人员训练有素。 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18日报道,事发客机着陆阶段姿态出现异常,几乎水平着陆,右侧主起落架轮子首先触碰地面,力度过大,导致右侧机翼倾斜,随即撞地断裂起火。 曾在美国飞机制造商波音公司和美国联邦航空局工作的航空工程师乔·雅各布森说,不幸中的万幸是,载有大量燃油的机翼在事故中很快与机身分离,从而避免了客舱着火。 早期飞机燃油主要存储在机腹位置。后来,飞机主油箱改到两侧机翼,连接左右机翼的机腹中央设有中央翼油箱。如果机翼断裂起火后引燃中央翼油箱,后果不堪设想。 美国恩布里—里德尔航空大学副教授迈克尔·麦科米克说,着火机翼与机身分离后,飞机跌跌撞撞,最终底儿朝上停下来。机上人员全部幸存,部分原因还在于机舱内全部是16G航空座椅,可承受巨大冲击。 G指重力加速度。16G航空座椅意味着它在16倍于重力加速度的冲击下能够保持结构完整性,从而保护乘客安全。相较于之前的9G航空座椅,它的安全性明显更好。麦科米克说:“你肯定不希望座椅在飞机事故中散架或松动,哪怕它上下颠倒。” 另外,安全带也向乘客提供了重要的安全保障。非营利组织飞行安全基金会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哈桑·沙希迪说,这次事故中“如果没有安全带,乘客肯定会被甩来甩去,受到更多伤害”。 美国飞机乘务员协会负责人萨拉·纳尔逊认为,机上空乘人员训练有素,能够在90秒内疏散全部乘客,“完美履职”。 麦科米克说,空乘人员“要负责的远不止捡垃圾和供应苏打水。他们是训练有素的专业人员,负责乘客安全。他们做得非常出色”。 (综合新华社、《北京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