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来了,小心你的情绪“感冒”!
2025-03-05

  春季气候多变,温度、湿度、气压变化大,这种不稳定的环境让人们容易出现心理或情绪问题,不少市民发现自己的“情绪电量”频频告急。心理专家指出,春季人体阳气上升、新陈代谢加快,容易引发身体与心理的双重疲劳,进而滋生烦躁、愤怒等负面情绪。如何应对情绪问题?记者采访了我市心理专家和中医专家为市民支招。      医院“情绪门诊”接诊量上升   连日来,记者走访多家医院了解到,近期不少医院“情绪门诊”接诊量呈上升趋势。在春季相关的情绪问题中,焦虑、失眠、抑郁等较为常见,约占就诊问题的60%— 70%,多发于学生、上班族、老年人等群体。   据介绍,学生在春季面临学业压力,如考试、升学竞争等,易出现情绪问题;上班族工作节奏快、任务重,季节更替时心理调适困难,也易受影响;老年人身体机能随季节变化适应能力弱,加上社交相对较少,情绪波动更为明显。   南昌市精神卫生中心心理科主任吕品告诉记者,春季期间,个人的身心状态及其变化受多方面因素左右,医学方面存在诸多解释。例如中医常提到的“春躁秋火”,在情绪生理层面,神经递质如5-羟色胺(又称血清素)、多巴胺失衡常会影响情绪,5-羟色胺水平低容易让我们感到情绪低沉,多巴胺紊乱则容易出现多种精神症状 。同时,其他激素变化也常会“暗中发力”,例如甲状腺激素异常会干扰情绪。在心理层面,长期压力、重大生活变故、不适宜的认知模式往往易引发情绪波动。在社会层面,人际关系紧张、社会支持缺乏会影响情绪状态。这些因素易诱发季节性情感障碍以及其他多种精神心理疾病。   专家支招应对“情绪感冒”   面对春季情绪波动的情况,吕品建议,首先要保持良好且规律的作息,每天保证7至8小时睡眠时间,避免过度使用电子产品等。积极参加户外活动,建议每天晒太阳半小时以上,这样可以促进维生素D合成。若情绪低落持续超两周、严重影响日常生活,需及时到专业的精神卫生机构就医。   “在心理门诊,我们可以为广大市民提供专业且有针对性的心理咨询或治疗;根据临床干预需要,可以经专业评估后开展药物对症治疗;此外还可以根据需要开展多种物理治疗法,如经颅磁刺激技术等调节大脑神经。市民朋友们要正视、重视情绪问题,积极调节生活,必要时及时寻求专业帮助。”吕品说道。   中医:心情调养疏肝为要   “春季在五行中属木,五脏之中肝也是属木性,木喜调达、舒展。随着万物复苏,生机盎然,人体脏腑肝气旺盛而升发,需要疏泄,因而通常说,春气通肝,这个时节最适合疏肝。”南昌市洪都中医院针灸科副主任中医师胡秀武介绍道,当前,人们工作、生活节奏加快,社会竞争越发激烈,导致精神紧张、焦虑等情绪问题。这些情绪问题易在春季生气升发,因情绪问题引发精神疾患高发,正如《黄帝内经》指出:“百病之生于气也,即则气上”,因此,春季养生,调摄情绪正当时。   中医认为,春季调理情绪的方法可以从饮食、穴位按摩、运动、生活方式等方面着手,“比如绿色蔬菜和甘味食物有疏肝健脾的功效,绿色蔬菜能入肝经,帮助疏泄肝气;甘味食物入脾经,可调和肝脾,防止肝气过旺克伐脾胃。”南昌市洪都中医院针灸科中医师曾景娇说道,“同时,我们可以通过刺激肝经、心包经相关穴位,按摩太冲穴、内关穴、膻中穴等疏通经络气机,快速调节情绪。还有通过练习八段锦、散步等舒展肝气也是比较好的选择,如‘摇头摆尾去心火’,通过腰部扭转,疏导肝火,缓解烦躁,每日早晨练习1-2遍,每式停留5秒。”   专家提醒,春季面对情绪问题需重视调节心态、疏解心情,遇事不急躁、少发怒,保持积极乐观心态是应对情绪问题的一剂良方。      洪观新闻·南昌晚报记者 肖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