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林卫士:与林为伴 护此青绿
记者跟随森林消防员、护林员的脚步,体验平凡岗位上的不凡坚守
2025-04-18

  山林,作为城市的生态脊梁,持续为城市输送生机。在这片宁静的绿色之下,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是山林的忠诚卫士,是防火一线的无畏先锋。森林消防员,于火患肆虐时逆行而上,用行动为山林撑起安全屏障;护林员,日复一日用脚步丈量每一寸山林,默默守护这片绿色家园。近日,记者走进他们的日常,切身感受这些平凡岗位上的不凡坚守,记录下他们守护山林的动人故事。      护林员:      493人7个月巡护里程近205万公里      4月15日6时30分,晨光熹微。来自洗药湖管理处红星村大岭的护林员熊家连精神饱满,迈着铿锵的步伐踏入那片她悉心守护了12年的山林。山林静谧,树木葱茏,她深吸一口清新的空气,穿梭在这一万多亩的林区,开始两个多小时的巡山之行。   “这片山林,就是我的第二个家。”熊家连脚步轻快稳健,眼神中满是眷恋。她穿梭在林间,不放过任何细微变化,时而停下观察林中情况,时而清理枯枝落叶,动作娴熟自然。   巡山时,熊家连和记者聊起一件往事。前年秋天的一个傍晚,她在林间听到孩子的哭声,寻声过去发现是一个迷路的孩童。她轻声安抚,带着孩子一路打听,最终将其平安送回。家长拉着她的手不停地道谢,熊家连笑着回忆道:“都是山里的孩子,看到他安全,我心里就踏实。”   结束巡山后,熊家连详细记录当日的情况,随后前往护林岗亭值守,密切留意山林动态。“一旦发现烟雾等火灾迹象,必须第一时间上报。”熊家连说,她每天工作时长将近10个小时,中午就带饭在岗亭吃。这份工作虽辛苦,但能守护山林与山里人的安宁,就是自己坚持的意义和初心。12年里,熊家连守着的这片山林从未发生过火灾。   同样,62岁的叶水银退休后,回到湾里乌井村成为一名护林员,已有一年时间。谈及缘由,他眯起眼睛,望向山林缓缓说道:“我在这山林边长大,现在老了,就想为它出份力。”   每天,叶水银巡山、值守,还得阻止游客、市民携带火种入山林,并给他们普及防火知识。只要看到有火灾隐患,他都第一时间耐心劝说、制止。对他来说,护林是他退休后最要紧的事情。   在南昌,像熊家连、叶水银这样的专职护林员有493名。仅2023年10月至2024年4月,护林员们开展全区域防火巡护总里程达204.97万公里,总时长112.26万小时。这些数字见证着他们默默地坚守与付出,他们用行动守护着城市的绿色家园。      森林消防员:      日常巡逻为了“打早打小打了”      记者手记:      全民参与,筑牢森林“防火墙”      踏入南昌的山林,仿若走进城市的生命脉络。这片山林,作为城市的生态脊梁,每片绿叶都吐纳生机,输送清新活力,是承载美好与希望的绿色净土。记者深入其中,见证护林员与森林消防员的日常,内心深受震撼,也领悟到南昌森林防火背后凝聚的不懈努力与坚定付出。   破晓时分,护林员熊家连开启每日巡山之行。12载,她用脚步丈量着这片山林,对草木熟稔。山路上,她目光敏锐,留意隐患,她守护了山林安宁。同样,退休的叶水银也投身护林工作,凭借十足的耐心劝阻游客和村民的危险行为,并传播防火知识。   跟随森林消防员在湾里老四坡巡山,记者体会到这份工作的艰辛。陡峭的山路难行,沉重的装备压在肩头,是对消防队员们体力与意志的考验。攀爬时汗水湿透后背,他们却咬牙坚持。途中解救动物、护送老人,尽显铁汉柔情。工作中,他们一手发宣传册,一手操作无人机巡查,传统与科技结合,让防火更高效精准。   2023年至今,南昌实现森林防火“零发生”,在森林防火工作上成果显著。建立市县乡四级林长体系,共任命各级林长2074名。2023年协调解决93个防火难题,推动工作落地。2023年10月—2024年4月,新增63个双光谱视频监控、16套智能语音播报器,全市监控达101个,无人机巡护管理系统升级,监控范围扩大。   此次采访,让记者对森林防火有了全新认知。这不仅是护林员和消防员的使命,更需每个人参与。呼吁大家遵守规定,严禁携带火种入林。让我们携手守护山林,让其永远生机盎然。      4月16日早晨,记者跟随南昌市专业森林消防支队的熊达、熊承文、徐涛、王璇、蔡明五人小队,开启了在湾里老四坡的巡山任务。出发前,队员们全神贯注地整理着装备,身穿灭火防护服,背着风力灭火器,手拿二号工具、森林防火宣传册等,每一样都是守护山林的关键“武器”,承载着沉甸甸的责任。   9时许,队员们身姿挺拔,迈着坚毅有力的步伐,向着山林深处进发。途中,徐涛笑着跟记者分享:“巡山时,常碰到需要帮助的人和动物。有一回,遇到迷路又疲惫焦急的老人,我们一边安抚,一边联系村民,最后把老人安全送回了家。还有一次,遇到一只被捕兽夹夹住的动物,我们小心解救,用药物处理了它腿上的伤。随即,把捕兽夹带回妥善处理。看着动物重回山林,心里特别高兴。”   湾里老四坡山路崎岖,部分路段坡度非常大,近乎65度。队员们手脚并用,攀着山岩凸起、拽着树根攀爬,还不时提醒身旁的记者注意安全。记者没爬多久就气喘吁吁,而队员们还背着装备,汗水很快浸湿了后背,可没人喊一声累,他们坚韧的神情令人感动。   在巡山过程中,队员们向村民发放了森林防火宣传册,同时操作无人机进行高空巡查。只听“嗖”的一声,无人机迅速升至百米高空,对山林进行全方位、无死角的仔细排查。“无人机能帮我们快速发现火灾隐患,还能直接对人进行喊话,大大提高了巡山的效率。”王璇介绍道。   巡山结束后,众人来到周边的护林员岗亭值守点,认真检查各项记录。据王璇介绍,南昌市专业森林消防支队现有45人,每周分批次、多次巡山,每次超15公里。“队伍核心职能是扑救森林火灾,日常巡山是为了更迅速、更及时地发现和消除火灾隐患,实现‘打早打小打了’。森林一旦起火,火情极易失控。也请大家切莫携带火种入林,携手筑牢森林安全防线。”王璇说。      洪观新闻·南昌晚报记者 万清云 文 杨紫韬 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