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首颗生态环境监测卫星“南昌航空一号”成功发射

赣江、鄱阳湖有了“天眼”守护
2025-05-19

  洪观新闻·南昌晚报记者 黄琛琛 文/图 “10、9、8……3、2、1,发射!”5月17日12时12分01秒,在酒泉卫星发射基地,随着一阵巨大的轰鸣声传出,江西省首颗生态环境监测卫星“南昌航空一号”成功发射入轨,标志着江西省在空天信息技术应用领域迈出了关键一步,为生态环境监测开启了全新的“天眼守护”模式。   “南昌航空一号”卫星由南昌航空大学携手长沙天仪空间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联合研制而成,作为全国首颗专门针对大型湖泊生态环境监测而设计的遥感卫星,“南昌航空一号”成功发射,将聚焦鄱阳湖、赣江流域的生态环境治理难题,通过精准获取多项关键环境污染物指标数据,为流域生态环境的全面监测和综合治理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   据了解,针对鄱阳湖水域面积季节性变化显著、水环境因子监测需求迫切等现实情况,该卫星创新性地采用了多光谱与SAR遥感融合技术,通过定制化的光谱段选择以及快速成像任务响应系统,能够精准获取叶绿素a浓度、悬浮物分布、污染指数等多项关键数据。与传统监测手段相比,该卫星在时效性和覆盖面等方面有了质的飞跃。其搭载的异轨多源数据智能处理系统,具备水面面积动态测算、藻类生物量评估等17项核心指标的一体化分析能力,为水域生态环境的全面监测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南昌航空一号’卫星的发射对我们拓展低空经济应用场景提供了优质的数据平台。这颗卫星就像天上的‘超级摄像头’,是部署在轨道上的超级感知系统,能全天候捕捉地表三维实景。”南昌航空大学信息工程学院副院长李克伟表示,“我们可以基于遥感图像进行形变监测,精准识别机场跑道细微裂缝;实时追踪航空气象动态,为低空飞行器提供全天候态势感知;让卫星构建的三维实景地图与无人机导航系统深度耦合,使物流配送无人机更加智能。这些应用的落地,将推动学校飞行器设计、智能控制、空域管理等学科的发展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