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假下单赚运费差价 “运费险”被薅成了“生意”
2024-07-11

  这几年,在各大电商平台的要求下,为消费者开通“退货运费险”已经成为不少电商平台上商家的“标配”。但是,这个看上去让消费者购物后可以轻松退货的福利,却因为“羊毛党”的一番操作给部分商家带来了困扰——一条“薅运费险羊毛”的黑产链条渐渐形成。记者了解到,在一些社交平台上,有不少博主教人如何“薅运费险羊毛”的攻略,“运费险”逐渐变了味。对此,律师表示,这样的“薅羊毛”行为可能构成犯罪。      洪观新闻·南昌晚报记者 周野      商家“吐槽”      常常遇到组团“薅运费险羊毛”情况      “运费险”对于很多爱网购的人来说都不陌生,原本,退货运费险的初衷是为缓解网购过程中因退换货而产生的运费纠纷,提升消费者购物体验。但是,随着退货运费险在商家中大范围普及后,一种“职业退险人”出现了——他们在网店里虚假下单后再退货,赚取运费险赔付与实际快递费用之间的差价。   记者在网上看到不少商家“吐槽”,说曾经遇到过买家组团“薅运费险羊毛”的情况。“我跟女朋友在网上开了一家饰品店,为了吸引消费者我们主动开通运费险,没想到却被薅了羊毛。”这名店主王先生发现,最近一段时间店铺的退货率越来越高,运费险也因此上涨,“本来也是小本生意,遇到这种退货情况还要赔钱。”对此,王先生表示很无奈。不同于正常退货,“薅运费险羊毛”的买家大部分为虚拟号码注册的用户,一次性下单十几单甚至更多,到货后甚至没签收,换张快递单就直接退款寄回。   这并非王先生一个人的遭遇,网上有不少商家发帖称,遇到附近城市买家组团“薅运费险羊毛”的情况,“因为距离近运费相对便宜,运费险赔付和快递差价之间的利润就更大。”      社交平台      博主在线“指导”大家如何“薅运费险羊毛”      “现在我要买什么东西都直接电商平台下单,送货上门很方便。之前还总担心买来不喜欢、不合适退换不方便,现在有了运费险就有了保障。”王倩(化名)家住南昌西湖区,是一名“网购达人”,但凡家里缺了什么东西,她都从网上下单寄回家。她告诉记者,之前运费险还不普及的时候,她网购时都会额外勾选运费险选项,给自己一个退货保障。“一般自己购买运费险只要一两块钱,在可承受范围内,有了这运费险,退货时商家就会出运费。”王倩说。   根据电商平台的退换货规则,消费者在退货时可以选择在平台约快递,也可以选择自行寄回。一般在平台约快递就直接支付0元快递费寄回,而选择自行寄回则需要填写运单号,运费险补贴的钱会打到消费者指定账户中。   渐渐地,有利润的地方就一定会有“灰色空间”,经过多年的发展,“薅运费险羊毛”也渐渐形成了一条隐秘的“产业链”,网上甚至有各种教程。记者上网搜索“薅运费险羊毛”后,发现不少“攻略贴”,“羊毛党”专门选择有运费险的商家下单,收到货后立刻申请退款,选择“自行寄回”方式退货。在“攻略”中还有“羊毛党”算了一笔账,比如商家运费险赔付的是10元,自己寄回快递的运费是5元,那么一单就可以赚取5元的差价。   此外,“羊毛党”还表示,在挑选“目标”的时候可以选择邻近城市的商家下单,这样寄回的快递费更便宜一些,那么差价就更多;有的“羊毛党”甚至还跟快递公司达成了合作,下单量大时快递费降到了每单2元-3元,一个月可以赚到一两万元。      律师解读      通过运费险赚差价涉嫌犯罪      一些曾经遭遇“羊毛党”的商家们既感到气愤又觉得无奈。“有时候经历多了,能够一眼从订单中分析出谁是真正的消费者,谁是‘羊毛党’,但是对方下单了我们又不能不发货。”张女士在网上开了一家网店,并且在青云谱区租了一间公寓作为仓库,主要售卖孩子的服装,她告诉记者,曾经有一次她接到了一组订单,都是在收到货之后立马退货了。张女士说,如果下单后立刻退货的账户是新号,即交易量不超过十单,电话是虚拟号码或者打不通,线上也联系不上消费者,基本上都是“薅运费险羊毛”的。此外,“薅运费险羊毛”还有一个明显特征,就是大量订单收货地址是一样的,但是手机号码和收件人名字不同。   正常的退换货获得运费险赔付,是消费者作为被保险人的权利,而一些“羊毛党”通过下单再退货的方式,赚取运费差价,甚至形成了一条“产业链”。对此,记者向北京浩天(南昌)律师事务所公益法律服务团律师孙延咨询,孙律师对“薅运费险羊毛”背后可能涉及的法律问题进行了解读。   孙律师分析称,赚取运费险赔付与实际快递费用差价的“薅羊毛”行为,既扰乱了市场的生产计划和供需安排,而不断退货也提高了商家的运费险成本,“不法分子通过运费险赚差价,这样的行为已经涉嫌违法犯罪。”孙律师认为,“薅运费险羊毛”的行为属于故意制造保险事故,保险公司有权不赔付,如骗保金额较大,将构成保险诈骗罪。      记者手记      “薅羊毛”要守住法律底线      消费行为的核心在于产品本身的价值,运费险的初衷是让消费者放心消费,如今却成为“羊毛党”套利的工具,增加了商家的无效支出,最终造成的结果要么是商家减少在商品质量升级上的投入,要么就是在商品价格上增加退货成本。不论是商品质量降低还是商品价格提升,承担后果的终究是真实消费者。   所以,从消费者的角度来说,对于一些平台上的“薅羊毛”攻略应当敬而远之,切勿因贪图眼前的小利,让自己陷入违法犯罪的风险中。消费者在日常购物时,既要捍卫自己的合法权益,也要守住法律和道德的底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