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6日上午,15名参加本报“打工一日看社会”活动的孩子满怀期待地来到南昌消防救援支队重型机械工程救援大队,一场充满趣味与教育意义的消防体验之旅就此拉开帷幕。“小小消防员”们在消防员的专业指导下,沉浸式体验消防训练,学习消防知识与技能。 坐消防车 近距离认识消防器材 16日9时许,本报“打工一日看社会”公益活动在南昌消防救援支队重型机械工程救援大队举行,孩子们在家长的陪伴下早早来到指定地点集合。刚进门,孩子们的目光就被各式各样的消防器材所吸引,“叔叔,这个是加大版的尖嘴钳吗?”“叔叔,这个怎么这么像光头强用的电锯呀?”“这是养蜜蜂的人穿的衣服吗?”孩子们提出了五花八门的问题,消防员耐心地一一给予答复,并为孩子们演示了部分消防器材的使用方法。“感觉有一股很强的气体从面罩里冲出来,原来消防员们进火场救火就是佩戴这种面罩吸氧。”体验完空气呼吸器的史念祖小朋友激动地说道。 “这辆车叫平板运输车,车后面有一艘皮划艇,有的小朋友应该已经猜出来了,这是城市内涝时用来救援的小船。而那边另一辆抢险救援消防车,大家别看它这么大,其实里面是空的,是我们出警时专门用来装消防器材的。”了解完消防车的构造后,孩子们站好队,在消防员的帮助下一个一个坐上驾驶座,体验消防驾驶员的第一视角。为了给孩子们留下珍贵回忆,报道组记者帮他们一一拍照留念。 穿戴装备 轮流攀爬六米拉梯 参观完各种消防器材和消防车辆后,“小小消防员”们开始体验第二个项目——六米拉梯救援。六米拉梯是消防员的得力助手,它可以帮助消防员快速攀爬到高处,进行灭火和救援工作,它是消防员们的“翅膀”,让他们能够在火灾和其他灾害中迅速行动。 消防员首先给小朋友们介绍了六米拉梯的作用和使用方法,然后开始示范动作。一名消防员身手敏捷地爬上拉梯,不到5秒就到达顶端,孩子们纷纷投来崇拜的目光。接着,消防员给孩子们穿戴好安全装备,让他们轮流体验攀爬六米拉梯。 “虽然看起来很高很可怕,但是当我站在梯子上的时候,我知道消防员叔叔们会在下面保护我,就没有那么害怕了。”11岁的雷震泽说,“消防员叔叔们在出任务时,情况一定比现在紧急得多,楼层也比现在高很多,需要更快的速度和更大的胆量,我很敬佩他们。” 认真学习 体验使用灭火器 体验过攀爬六米拉梯后,孩子们在消防员的指导下学习如何使用灭火器,并尝试使用灭火器灭火。演示环节,只见消防员步伐稳健地走到放置灭火器的区域,提起一只灭火器开始讲解:“第一步,我们要检查灭火器的压力是否正常,指针需在绿色区域。”边说边指着灭火器上的压力表向孩子们展示。“第二步,上下颠倒灭火器几次,使干粉松动。第三步,站在上风方向,距离火源2米至3米处,拔掉保险销。”消防员认真地向孩子们演示着,孩子们则全神贯注地仔细看、认真学。“第四步,一只手握住喷管,另一只手用力压下压把,对准火焰根部喷射。”消防员边说边将铁桶里的火苗扑灭。 了解了灭火器的使用方法后,“小小消防员”们排好队,依次尝试使用灭火器灭火。“我想第一个尝试,在学校的时候我学习过消防知识,我有信心给大家带个好头。”陈霆宇小朋友率先“出手”,只见他拉开保险栓,喷头对准火苗,成功将火扑灭。“小小消防员”们虽然年纪小,但眼神中充满了坚定和认真。有的孩子起初有些紧张,但在消防员的鼓励下,顺利完成了操作,有的孩子动作流畅,成功扑灭铁桶里的火苗后,脸上洋溢着高兴的笑容。 克服紧张 尝试水枪打靶 在消防救援中,水枪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工具,与灭火器相比,水枪在扑灭大型火灾时具有独特的优势。为了让孩子们更全面地了解消防员的工作,活动特别安排了水枪打靶的体验环节。“我们水枪的威力很大,有时火势太大无法用灭火器将火势扑灭,我们就要用上高压水枪。”消防员详细地讲解了水枪的使用方法和其在灭火中的重要作用,并向孩子们示范了如何准确地将水流击中目标。 “哇,看起来好有趣!”“这个水枪一定很厉害!”孩子们兴奋地讨论着,眼中充满了好奇和期待。然而,当真正面对水枪时,一些孩子还是紧张不已,官宸希就是其中之一。“弟弟别怕,哥哥帮你一起抓着水枪,你可以的。”在哥哥官宸瑞的鼓励下,官宸希终于鼓起勇气,拿起了水枪。刚开始,官宸希有些不适应水枪的重量和后坐力,慢慢地,他掌握了要领。只见官宸希不停转动喷头,使水枪喷洒的范围发生改变,水花在空中时而像一根粗壮的麻绳,时而像一朵绽开的花朵,让大家惊叹不已。 掌握技巧 叠出整齐“豆腐块” 活动临近尾声,消防员抱来两床被子,在空地上为孩子们展示如何叠出整齐的“豆腐块”。消防员们动作熟练、手法娴熟,不一会儿,一个方方正正的“豆腐块”就出现在大家眼前,引来了孩子们的阵阵惊叹。“这是怎么做到的?”孩子们好奇地围在消防员身边。消防员们一边示范一边解答着孩子们的疑问,并手把手地教他们叠“豆腐块”。孩子们认真地听着,模仿着消防员的动作,开始动手尝试。 一开始,孩子们还不太熟练,被子在他们手中总是不听话,叠出来的“豆腐块”也是歪歪扭扭。但在消防员的鼓励和指导下,经过一次又一次地尝试,慢慢地,孩子们掌握了一些技巧,叠出来的“豆腐块”也越来越整齐。看着自己的成果,他们的脸上洋溢着自豪的笑容。“我终于学会了!”“以后我也可以自己叠被子了。”孩子们兴奋地交流着自己的感受。通过这次学习,孩子们不仅学会了一项生活技能,还培养了动手能力和耐心。“今天我对消防员叔叔有了更深的认识,我要向他们学习,做一个勤劳、有纪律的人。”参加活动的廖文茜小朋友说道。 报名方式 本报第十七届“打工一日看社会”公益活动,南昌市在校中小学生均可报名参加。报名者可根据本报刊登的“打工”岗位和“打工”时间进行选择。同时,还可以关注南昌晚报官方微信(ncwb_wx),了解活动的进展和动态。 线上报名:添加微信号15070017226(汪老师)、18170884722(史老师),发送孩子姓名、性别、年龄、身份证号、家长联系方式以及所报岗位进行报名(微信报名前可先咨询岗位剩余情况)。 线下报名:前往红谷滩区丰和北大道南昌日报社17楼报名,报名前可拨打电话(15070017226)咨询岗位名额剩余情况。 岗位征集令 本报第十七届“打工一日看社会”活动继续面向全市征集爱心岗位,欢迎热衷于公益事业的爱心商家、企业和单位与本报联系,携手为孩子们提供合适的岗位,锻炼孩子们的综合能力,为孩子们的成长助力。 洪观新闻·南昌晚报记者 汪晶晶 史雨轩 文 刘铭 图 实习生 李奕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