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垃圾也称电子废弃物,指所有废旧淘汰的电子、电器产品,主要包括废旧冰箱、空调、洗衣机、电视机、计算机、手机等。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电子产品迭代速度加快,产生了大量电子垃圾。
电子垃圾有哪些主要危害
污染生态环境。电子产品在存放、拆解和处理的过程中,其所含的重金属、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等有毒物质可进入土壤、水、大气中,造成环境污染。电子垃圾中的有毒物质进入土壤并不断累积后,造成农作物中所含的有毒物质不断增加,威胁食品安全;同时,有毒物质被雨水冲刷到河流和湖泊中,随后可渗透进入地下水,影响水质,破坏水生态;电子垃圾在非正规处理(如露天焚烧)过程中,气态和小颗粒状有害物质融入大气中,造成空气污染。
危害人体健康。电子垃圾中的有毒物质通过吸入、皮肤接触、饮食摄入等途径进入人体,会引起内分泌、呼吸、心血管、免疫、神经等多系统损伤,影响肝肾、甲状腺、生殖系统等功能。电子垃圾拆解区的从业工人、常驻居民因直接或间接接触电子垃圾中这些有毒物质,造成健康损害。特别是孕妇和儿童这类易感人群,一旦接触电子垃圾中的有毒物质,健康风险更高,如儿童肺功能下降、哮喘发病率增加,神经发育障碍、认知功能下降,影响儿童体重或身高发育,免疫力下降,社交行为障碍,阅读能力受损,且在成人期持续存在;严重时可能会引起孕妇早产等。
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的事项
选择持久耐用电子产品。购买电子产品时,选择可持续、耐用、易于维修的产品。在满足个人需求的情况下,可购买二手电子产品。合理使用和维护电子产品,延长电子产品的使用寿命,避免过早淘汰旧设备,减少废弃电子产品数量。
合理回收电子产品。不随意丢弃无法继续使用的电子产品,通过正规途径进行回收利用,如送至指定回收站点。远离电子垃圾拆解场所,尤其是孕妇和儿童等易感人群。电子垃圾拆解从业人员要做好防护工作,通过佩戴手套、口罩和勤洗手等,减少与有毒物质的接触。
积极参加环境保护宣传活动。倡导可持续发展理念,引导家庭成员、朋友和社会各界人士正确使用电子产品,科学处理电子垃圾。
(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罗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