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心接力的第四十四年
2025-03-10

  □记者邹忠辉 通讯员林剑

  “学习雷锋,好榜样……”3月2日,兴国平川中学高一(2)班的学生来到兴国县夕阳红老年公寓,为老人表演文艺节目,之后又陪老人聊天、帮忙打扫卫生。老人们开心地说:“你们又来了,真好!”

  据了解,这样的学雷锋活动已经持续开展了44年,兴国平川中学历届高一(2)班有3200多名学生先后参与照顾老人的学雷锋志愿服务,用青春力量共同谱写了一曲唱了44年的学雷锋之歌。

  1982年,兴国平川中学高一(2)班的池泽新、唐立新等几名学生,发现学校附近的汪发英、王照秀等3位老人无儿无女、生活困难。他们心生同情,决定学习雷锋精神,利用课余时间上门照顾老人。时任校团委书记的钟华东和该班班主任谢远谱知道了这件事,为了让更多的同学加入学雷锋做好事的行列中来,他们在班级里发起倡议,号召同学们弘扬雷锋精神,共同照顾老人。倡议得到同学们的积极响应,他们组成了若干个志愿小组,利用课外时间帮老人们挑水、做饭、洗衣服……

  一年后,高一(2)班的同学们升入高二,学业压力逐渐加大。学校团委考虑到同学们的实际情况,决定将这一爱心接力棒交给下一届高一(2)班的同学们,由他们将雷锋精神传承下去。在接下来的43年里,一批批青年学子接过“爱心接力棒”,在学校团委的组织和带领下,每年定期前往敬老院及孤寡老人家中开展志愿服务。

  高一(2)班的孩子们一直对孤寡老人王照秀心心念念。有一年寒假,同学们得知老人突然生病住院后,马上召集志愿小组,自发从家里带来水果和营养品,轮流来到老人病榻前进行照顾。他们帮助老人解决生活困难,陪她聊天解闷、嘘寒问暖,让没有儿女的老人在这个寒冷的冬天感受到了亲人般的温暖。

  兴国县长冈乡敬老院的钟发球老人也是其中一名受助对象。因幼年一场意外导致股骨发育异常的他长年卧病在床,高一(2)班的同学们来到他身边,为他按摩捶腿,和他聊天谈心,帮他洗衣打扫。同学们无微不至的照顾和贴心细致的关怀让他十分感动,他常常对他身边人说:“这些孩子,就像我的孙子孙女一样,真亲……”

  44年来,兴国平川中学先后有3200多名学生参与了这场爱心接力。同学们为老人提供了力所能及的生活帮扶,还经常给老人们写信、打电话、寄贺卡,并且精心编排节目,为老人们进行节目表演,给老人们带来欢声笑语。“通过参加爱心接力活动,我深刻体会到尊敬长辈和关爱老人的重要性。老年人不仅需要物质上的关爱和支持,更需要精神上的慰藉和陪伴,我们要把爱心接力传承下去,从小事做起,从身边做起,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帮助他人、服务社会。”高一(2)班学生刘奇莹说。“感谢平川中学的同学们来夕阳红关心我们老人家,帮我们老人家搞卫生、按摩、陪伴聊天,真是很暖心,我们很高兴,感谢他们,他们就像那个‘活雷锋’。”兴国县夕阳红老年公寓的李观秀老人激动地说。

  时光荏苒,青年志愿者换了一批又一批,不变的是学子们学习雷锋精神的火热爱心。如今,这首唱了44年的学雷锋之歌越唱越响亮,已成为兴国县学习雷锋精神的一面旗帜。

  “今年是毛泽东同志发出‘向雷锋同志学习’号召62周年,他在对雷锋同志的评价中有这么一句话:‘做一件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都做好事。’我们学校将把爱心接力延续下去,通过实际行动践行雷锋精神,让雷锋精神代代相传。”兴国平川中学党委书记李忠明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