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特约记者李春梅 通讯员肖秀节)近日,在信丰正天伟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研发中心,几名研发人员在实验室忙着取量、调配、检测、分析、比对等。面积达1300平方米的研发中心配置了各种先进科研仪器设备,建有7条中试实验线,承担着省、市、县科技项目和自主选题项目,解决了印制线路板化学品开发及其制备工艺制程的关键共性技术问题。
而该公司2008年落户信丰时,只有一间几十平方米的研发实验室。实验室的“疯狂扩张”是信丰正天伟从“小不点”企业成长为“小巨人”企业的生动写照。信丰正天伟2009年营收一千多万元,2024年超2亿元。作为一家印制线路板全系列化学品供应商,正天伟已发展为集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于一体的现代化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近年来,信丰县以培育“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企业为抓手,通过政策扶持、精准服务、科技创新、产业引导等举措,加速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绿萌科技、正天伟电子、聚声泰科技、迅捷兴电路、中能实业等一批企业脱颖而出,成为细分领域的“隐形冠军”,成为信丰延链强链的“主攻手”。2024年,信丰累计入库培育创新型中小企业20余家,向上选树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20余家,其中11家获得认定。
科技创新“强筋壮骨”。聚焦企业技术难题,通过“科技副总”柔性引才机制,信丰累计引入81名高校专家对接企业需求,累计转化成果186项,创造经济效益6.96亿元。正天伟电子在“科技副总”邹来禧博士指导下,攻克电镀铜药水技术难题,获江西省科技进步奖。中能实业依托湖南大学王少飞教授团队,将NMP溶剂纯度提升至国际领先水平,新增销售收入超1亿元。同时,绿萌科技与中国科学院微电子所共建院士工作站,突破果蔬分选“卡脖子”技术,产品出口25个国家。
朝阳聚声泰(信丰)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本土企业,由郭桥生带领3名技术人员于2011年初在信丰创立,如今已从最初的喇叭代加工企业转型升级为集研发、设计、制造、销售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创新及产品质量均居行业领先地位。说起十几年来的发展历程,郭桥生感慨地说:“在公司最困难的时候,是政府特批6000万元产业资金,助力完成智能化转型,自主研发的智能声纹传感器填补国内空白,现年营收已突破2亿元。”绿萌科技也在创业初期获得6000万元产业资金,突破智能分选技术瓶颈,后逐渐成长为亚洲果蔬采后设备领军企业。
政策帮扶“精准滴灌”,激活企业发展活力。信丰每年设立超1亿元科技创新专项资金,并推出“小微信贷通”等融资产品,2024年累计为中小微企业发放低息贷款超10亿元,有效破解了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产业引导“聚链成群”,打造协同发展生态。信丰瞄准细分领域精准招商,通过“以商招商”引入中科微至,与绿萌科技共同打造50亿元级智能装备项目,形成“1+1>2”的集群效应。此外,信丰以企业需求为导向,通过政策、资金、技术等要素保障,2024年以来,信丰推动传统企业加快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升级改造。信丰迅捷兴电路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2016年落户信丰的老牌电子信息企业,据该公司制造中心副总经理陈坚介绍,企业从2023年开始投入3亿元进行技术改造,技改后生产效率提升40%以上,生产周期缩短30%,产品质量大幅提升。目前,全县已建成数字化、智能化示范车间26个,同益高分子、福昌发等156家企业正加速推进数字化改造。
截至目前,信丰培育国家级“专精特新”企业11家,高新技术企业达94家。从“小不点”到“小巨人”,从单点突破到全链协同,信丰以“专精特新”为引擎,加快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深度融合,推动产业链韧性持续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