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亮“生命塔”
——赣州市第五人民医院肝病科发展纪实
2025-04-10

  □张惠婷

  近日,赣州市第五人民医院开展了“全国爱肝日”系列活动,来自该院肝病科的专家们深入基层、社区现场为群众把脉问诊、答疑解惑,奔赴科研院校、厂矿企业开展科普知识讲座。“希望借助这类公益活动,将肝脏健康知识带到群众身边,让他们享受到专业优质的肝病诊疗服务。”肝病科主任许飞表示。 

  肝脏是人体重要的消化器官,被称为人体的“生命塔”。作为市医学领先学科、市重点建设专科和院重点学科,赣州市第五人民医院肝病科紧跟时代步伐,深耕学科建设,成为全市规模最大、综合实力最强的肝病专科,形成了重症肝病区、疑难肝病区、介入肝病区、消化肝病区、中西医结合肝病区“一病五区”的发展格局。一支技术精湛、团结奋进的“护肝”团队,为越来越多的肝脏患者点亮“生命塔”,让健康之光在赣南大地灿然绽放。 

  “国字号”名片彰显技术实力

  肝脏疾病是一种复杂的疾病,人体的各种代谢和解毒、免疫功能都靠肝脏承担。近年来,我国肝脏疾病的发病率一直居高不下。赣州市第五人民医院肝病科专注于各类肝病的临床诊断和治疗,凭借专业的技术和优质的服务,成为全国肝胆病防治技术示范基地、全国肝病规范化诊疗示范基地、中国食管胃静脉曲张诊治规范基地、全国人工肝及血液净化技术示范中心、全国脂肪肝数据管理中心项目建设实施单位。

  “这些‘国字号’名片来之不易,其背后是医院全方位的支持,以及科室医护人员的不懈努力。”许飞告诉笔者,经过长期稳步发展,肝病科目前拥有医务人员70余人,开放床位200张,形成肝病特色诊疗技术20余项,基本实现肝病全生命周期管理,帮助一个个濒临绝境的患者转危为安,赢得赣南及周边地区百姓的广泛认可。

  “在我最脆弱的时候,感谢你们的精心救治和悉心照料,挽救了我的生命!”在赣州市第五人民医院重症肝病区,38岁的李先生连声向医护人员致谢。这名危重肝衰竭患者,多方咨询问诊后决定入院治疗,副院长周观林带领肝病科团队,为其制定了个体化的“人工肝+内科综合治疗”方案。治疗过程中,李先生出现真菌感染、肠梗阻等并发症,医护人员密切关注其病情变化,妥善调整治疗方案。群策群力之下,李先生各项指标好转,保住了自己的肝脏,节省了肝移植费用,避免了后续的抗排异治疗。 

  在天津求学的19岁学生严某某因出现“皮肤黄、眼黄、尿黄”等现象,来到赣州市第五人民医院肝病科就诊。经体格、实验室、影像、病理和基因组学等综合检查,诊断其为慢加急性肝衰竭,而产生肝衰竭的原因是严某某患有肝豆状核变性疾病,这是一种极少见的因基因突变导致的铜代谢障碍疾病,表现为肝脏、神经系统损伤等问题,致死率高于一般人群。五院疑难肝病区对其予以对症支持治疗,包括驱铜、保肝、利胆、降酶、护胃及补充人血白蛋白、纠正低钾血症等,并嘱托其低铜饮食。经过系统治疗,严某某肝功能、凝血功能、尿铜情况逐步稳定,双手、双下肢震颤情况消失,安心地返回校园。

  大医精诚,大爱无疆。对于肝病科来说,类似的病例不胜枚举。科室团队始终全力以赴地守护每位患者,义不容辞地筑起一道坚实的健康防线——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内镜下治疗术,把一个个因肝硬化引起急性消化道出血的患者从死神手中拉了回来;经导管肝动脉栓塞化疗术、微波消融术等手术,以微创介入方式治疗肝恶性肿瘤,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医学无止境。针对肝脏病流行疾病谱变化,肝病科与时俱进,灵活调整学科方向和治疗策略,开设了乙肝临床治愈门诊、脂肪肝减重门诊、药物性肝病门诊等特色门诊。“在继续加强病毒性肝炎防治的同时,要做好非病毒性肝病的防治,做到关口前移、早诊早治、防治结合,增强群众就医的安全感、获得感。”许飞说。 

  凝心聚力勇攀医学高峰

  为了深爱的白衣战袍,为了患者的性命相托,肝病科全体医护人员日复一日地坚守,书写着自己的医者人生。其间,不仅需要拼搏和勤奋,还需要足够的锻炼机会,需要前辈老师的“传帮带”。 

  着眼于“术有专攻、人有所长”,肝病科进行了专业细化的探索,先后成立了药物性肝病、脂肪性肝病、自身免疫性肝病、肝肿瘤、消化道出血等学组和亚专科,对年轻医生进行精细化培养。“我们的团队就像是一棵大树,树根越扎越深,旁支相互依靠又各有方向。”许飞说,通过亚专科建设,科室成员能够在特定领域进行深入研究和实践,不断更新专业知识、提升专业素养。大家用蓬勃的工作激情,将团队凝聚成一个结构合理、百花齐放的整体。目前团队拥有高级职称13人,硕士研究生13人,在职读博2人。

  学科发展有能力,学术地位有影响力。着眼于建设“临床研究型学科”,肝病科深耕细作、硕果累累,在全国舞台上有力地发出“五院声音”—— 

  由国家卫生健康委主办的首届中国介入医师手术大赛,吸引了全国32省市、794家医院共2000位医师踊跃报名。赣州市第五人民医院介入肝病区主任赖小欢一路过关斩将,在肝消融组中脱颖而出,斩获全国总决赛二等奖。 

  在陕西举办的“2024内镜下内痔微创硬化治疗菁英病例大赛全国总决赛”中,赣州市第五人民医院消化肝病区“90”后医师刘佳兴与全国33家医院的优秀医师同台竞技,以总分第一名的成绩摘得特等奖,为全省唯一。 

  还有全省优秀医师团队、赣州市“青年文明号”等诸多荣誉……这一项项成绩的取得,无不浸润着五院肝病科持续发挥人才和专业优势,为健康中国、健康江西、健康赣州建设贡献智慧力量的责任担当。 

  只有坚持解放思想、内外兼修,才能站得更高、走得更远。秉持这一理念,肝病科在加强人才建设中激发内生动力,在拓展“朋友圈”中实现携手共赢,不断加快发展步伐的同时,带给群众越来越多的健康红利。 

  ——与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福建医科大学孟超肝胆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等医院的肝病相关科室加强沟通交流,形成技术互通、经验共享、成果互惠的“双向奔赴”。 

  ——柔性引进国内知名肝病专家、江西省感染病学分会前任主委张伦理教授,每月定期来肝病科开展学术讲课、教学查房、病例讨论、科研指导等传帮带活动,助力肝病诊疗高质量发展。 

  ——下沉优质医疗资源,常态化赴基层开展义诊、查房、授课等医疗帮扶活动,并建立双向转诊绿色通道,让更多重症肝病患者能够得到及时救治,尽早恢复健康。 

  “我们将凝心聚力向新的医学高峰攀登,致力建设集临床、科研、教学、预防、科普于一体的赣粤闽湘区域性肝病诊疗中心,让人民群众就近享受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许飞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