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汽车装上翅膀让它飞起来,给飞机装上轮子让它在地上跑起来,是汽车界和航空界对飞行汽车最初的探索。如今,新能源电动化、分布式驱动和垂直起降成为飞行汽车的典型特征。这是一场跨越百年的努力,是一个技术接力的时代转折点。日前,在海南举办的世界新能源汽车大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大连理工大学党委书记项昌乐对早期飞行汽车形象而生动的描述,引起了众多与会者的共鸣。
时光回转,1903年莱特兄弟发明了第一架飞机。1917年,发明家格·寇蒂斯创造了世界上第一辆飞行汽车,虽然这辆飞行汽车并没有真正飞上天空,仅实现了一些短距离的飞行式跳跃,却打开了人类关于陆空两用交通设备的想象空间。
近年来,随着新能源汽车特别是电动化、智能化技术的发展,赋予了新能源汽车新的形态,分布式电驱动和垂直起降等新功能,使新能源飞行汽车有了新的概念。与此同时,汽车广泛进入家庭,机动车保有量过高带来的城市道路拥堵,成为大中城市发展的一个瓶颈问题。项昌乐认为,这些问题迫切需要通过拓展交通空间来解决,通过飞行汽车构建立体化的交通体系是未来的一种趋势。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技术的汽车和航空器的跨界融合发展,让飞行汽车落地运用具有了技术上的可行性。
在不久的将来,科幻片中经常出现的地上汽车、空中飞车的城市立体交通场景将出现在现实生活中。这种具有低空飞行和陆空两栖运动,以及垂直起降功能的交通工具,将大幅度提高出行效率,不仅有效解决城市拥堵问题,还将在应急救援、低空物流、旅游观光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当前,飞行汽车已经成为全球科技产业的热点和投资热点,全球针对广义的飞行汽车的方案已经超过了700个,呈现出百花齐放的态势。不过,从技术层面来看,飞行汽车的发展仍然存在很多挑战,安全性、气动布局设计、节能、推进系统的效率、有序的智慧管控等问题亟须解决。 (来源:科普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