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活传统文化生命力 拓展育人深广度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路径
2025-04-20

  □薛芳 王君斌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以时代精神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焕发传统文化生机与活力的重要举措。高校作为文化传承与人才培养的重要阵地,肩负时代赋予的文化使命与教育重任,需深入探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策略,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丰富的教育资源。 

  提升教师素养,增强文化认同。作为高等教育的中坚力量,高校教师不仅肩负着传播文化知识的重任,更承担着解读文化基因、阐释文化价值的重要使命。在高等教育场域中,他们作为文化传承的重要推动者,其自身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涵养深度、认同程度以及教学能力水平,直接决定着育人成效的实现质量。为实现从文化认知到文化认同的深层转化,高校教师可从以下三个维度展开实践。在认知维度,教师应主动扩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知识储备。通过深入研读《论语》《孟子》等经典著作,积极参与文化工作坊、名师讲座等专业发展项目,实现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的学理把握。在认同维度,教师需要实现从文化认知到文化认同的质性跃迁,强化文化自觉意识,既要认识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也是中华文化的根和源,又要理解其作为应对全球文化博弈的战略资源价值。这种深层次的价值认同应转化为教学实践中的文化使命感,比如通过课程将“仁政”思想与治国理政智慧有机结合,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在践行维度,教师需进行教学反思,提升教学能力。运用行动研究法,通过教学日志撰写、同行课堂观察、学生反馈等方式,持续优化教学设计。同时,还可以通过典型案例的示范引领作用,促进教师间的经验分享与专业对话,实现教学能力的协同提升。 

  优化课程设计,重视传承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思想价值、人文精神、道德规范,构成了中国人思想与精神的重要内核。课堂教学是人才培养的主阵地,是学校教育的重要载体。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以课堂教学为抓手,做好课堂设计。一方面,高校思政课要讲透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创造、价值理念、鲜明特色,将中华民族天下为公、民为邦本、为政以德、革故鼎新、知行合一等思想理念融入教学,引导学生真正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文化根脉”的深刻蕴涵,树立高度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认同。与此同时,还要在理论阐释的基础上,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实现文化基因的现代性转换。例如,将“仁者爱人”转化为现代人文关怀理念,将“格物致知”发展为科学探究新方法,将“自强不息”发展为创新创业新动力等。另一方面,高校可基于现有课程体系,紧密结合不同学科专业的教学内容与特色,设置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关的必修或选修课程,在课程推进过程中,深入探究古与今的时代衔接,从哲学层面把握继承与超越的辩证统一。既要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又要超越传统形式,创新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以适应现代社会需求。在实践教学环节中,可引入赣南采茶戏、兴国山歌等传统艺术形式,以及客家竹雕、剪纸、擂茶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通过创新实践,引导学生将现代审美理念融入传统技艺,创作具有时代特色的竹雕、剪纸艺术作品;同时鼓励学生结合当代社会风貌,创编富有时代气息的戏曲剧本,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在新时代焕发出蓬勃的生机与活力。 

  强化数字赋能,提升育人实效。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推进教育数字化”,为教育领域的创新发展指明了方向。在网络信息环境持续快速迭代的时代背景下,强化数字技术赋能已成为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育人方法的必然趋势。首先,高校可以在传播渠道与内容创作层面做出积极且有效的变革。微信公众号、微博、抖音、小红书等社交媒体平台,凭借其庞大的用户基数、强大的传播力与高度的用户黏性,已成为信息传播的重要途径。高校可以依托这些平台,将传统文化元素巧妙地融入数字内容产品的开发中,通过视频、音频、动画和图文并茂的推文等形式,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更生动、形象、贴近生活的姿态呈现出来。例如,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综合频道大型纪录片《文脉春秋·历史文化名城篇》播出的江西赣州篇,通过“流动”的镜头和新颖的动画,从多维度展现赣州独特文化魅力和历史脉络,节目播出期间7次登上全网热搜热榜,实现了赣州文化传播的破圈效应。这种基于移动互联网的传播方式更契合Z世代信息接收习惯,使文化传播更具亲和力与穿透力。其次,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借助数字化技术赋能教学实践。通过实物复原、虚拟现实等前沿技术,生动复现场景,促使教学内容从平面走向立体,由抽象转为具象,实现可视化、形象化与立体化的有机融合。借助这些前沿的数字化技术,能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摆脱静态、陈旧的呈现方式,以鲜活灵动之态融入教学,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活起来”,进而有效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趣味性与多元性,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注入全新活力,拓展育人深度与广度。[本文系江西省社会科学“十四五”(2023年)基金重点项目(项目编号:SZ231002)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分别为赣南科技学院、赣南师范大学科技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