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年,聂荣臻元帅为兴国革命纪念馆题词:“在中国革命战争中,兴国的人民贡献殊多,牺牲很大,对兴国的革命先烈更值得我们永志不忘。”历史永远不会忘记兴国县在中国革命战争中所作出的牺牲和贡献。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兴国是中央苏区反“围剿”的主阵地,全县当时只有23万人口,参军参战的有9万多人,其中编入主力红军的就有5.5万人。全县为革命牺牲的烈士有5万多名,其中有名有姓的烈士23179名,占全国烈士总数的六十分之一,占江西省烈士的十分之一,烈士之多为全国县级第一。其中,牺牲在长征路上的兴国籍烈士就有12038名,几乎每前进一公里就有一名兴国籍战士倒下。特别在湘江战役中,兴国模范师伤亡过半,其中第十八团大部分战士壮烈牺牲。兴国人民用生命和热血铸就了信仰的丰碑。
兴国县政协原文史委主任胡玉春介绍说:“兴国人民为支援革命,可以说是倾其所有,在扩大红军、支前参战、慰劳红军以及苏区经济社会建设的各个方面,均作出杰出贡献。”
1931年7月至9月,第三次反“围剿”的主要战场在兴国,兴国全力做好后勤保障、慰劳及伤病员的运输救护工作,保障3万多红军近两个月的粮食,全县组建了8000多人的慰劳队,支援军鞋11000多双、食物5300余担、日用品1500多件;为筹集革命战争经费,苏维埃中央政府在1932年和1933年发行三期公债共440万元,兴国一县就购买了47.36万元,几乎占发行总数的九分之一,兴国认购的公债是苏区各县最多的,被《红色中华》报道为“全苏区的模范县”;兴国的合作社运动开展得红红火火,成为中央苏区合作社运动的一面先进旗帜;教育工作也名列前茅,1934年1月10日,中央教育人民委员会授予兴国“教育工作的模范”荣誉称号……
“兴国不仅为中国革命作出了物质上的贡献,还有精神上的贡献。”胡玉春介绍,兴国曾上演过无数震撼人心的革命故事:李美群“马前托孤”的诀别、江善忠“死到阴间不反水”的誓言、刘启耀“腰缠万贯去讨米”的坚守……他们都有对共产主义理想的忠贞不渝,对革命事业的赤胆忠诚,以及廉洁奉公的公仆本色,他们身上闪耀着中国共产党人最纯粹的信仰光芒。这些滚烫的红色故事,是后世学习的精神富矿,其蕴含的价值与内涵,对新时代的奋斗征程具有深刻的启示意义。
兴国是著名的红军县、烈士县、将军县和苏区模范县。全县共有各级烈士纪念设施17处,其中国家级1处、省级1处、市级2处、县级1处、县级以下12处。近年来,兴国县坚持加大经费投入,规范管护制度,精心组织实施,聚焦素质提升,用心用情做好烈士纪念设施管护工作。兴国县多途径、多方式关心关怀烈属,通过组织开展“六个一”活动等进一步营造崇尚英雄、捍卫英雄、学习英雄、关爱英雄的浓厚社会氛围,打造“模范兴国”褒扬纪念工作品牌。同时,以县革命烈士纪念馆、县烈士陵园为轴心,全方位、多层次开展烈士纪念设施项目建设。积极争取上级资金1932万元、2200万元、633万元,组织实施“长征路·兴国魂”文化园(一期)项目、县革命烈士纪念馆展陈提升项目、县级以下零散烈士纪念设施整修工程,对烈士纪念设施进行提质升级,为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提供优质平台。此外,设置了县级烈士纪念设施保护中心机构——兴国县烈士纪念设施保护中心。结合兴国实际,制定出台《兴国县英雄烈士纪念设施保护管理办法》,印发《兴国县烈士纪念设施日常管护经费管理办法(试行)》等,确保烈士纪念设施平台庄严、肃穆、干净、整洁,全面提升服务保障水平,实现管护水平得到有效提升。兴国县烈士陵园获评第五批省级烈士纪念设施,莲塘战役烈士纪念园、鼎龙乡烈士纪念园分别获评第一、二批市级烈士纪念设施。
兴国的红色资源宛如一颗颗璀璨的明珠,承载着革命先辈的热血与荣光,蕴含着深厚的历史底蕴与强大的精神力量。这些红色资源是我们党艰苦卓绝奋斗历程的见证,是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革命精神的生动教材,更是推动文旅融合发展的独特优势与宝贵财富。
为此,兴国县充分发挥红色文化资源优势,按照“红色旅游+研修研学”发展思路,以提升文化和旅游产品供给水平为目标,以融合发展为主线,大力弘扬苏区干部好作风,推动文化事业繁荣创新发展。加快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兴国段)建设,争取将兴国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准备重点展示园列入国家重点项目;组建专门的文旅招商团队,引进并建设温泉旅游度假村酒店、万达锦华酒店、沃尔顿开元名都大酒店、百里红山旅游景区等文旅项目;大力实施苏区干部好作风纪念园、启耀故里红色旅游示范村等一批红色景区提升工程,以项目提升促进旅游发展。同时,兴国县依托红色文化,将原有老旧街区打造成会讲故事的城市文化会客厅——潋城文创街区和平固街历史文化街区,其中潋城文创街区成功创建为省级旅游休闲街区,成为市民游玩的新地标。
兴国县还创新开发红色旅游产品与线路,将红色资源与自然景观、民俗文化等有机结合,打造多元化的旅游体验。将军园(苏区干部好作风纪念园)景区的亲水栈桥、休闲座椅、绿化景观等提升改造;2024年深圳市帮扶协作十大示范项目——官田“军工摇篮村”稳步推进,景区获评国家3A级旅游景区;全省十大先进红培机构红兴谷获评国家4A级旅游景区。各项红色旅游活动走进各类红色场馆,红色文艺宣讲、山歌擂台赛、红色电影播映、非遗表演、客家美食等内容精彩呈现。
(文字整理:记者穆宇清 焦杨 通讯员古英福)